95%孩子被美国名校拒之门外:家长竟是最大阻碍?

2019-08-06   阅读第一

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66.21万人,比2017年增长8.33%。通过IIE美国门户开放报告统计可以了解到低龄留学的浪潮逐渐兴起,低龄留学生是中国第一大留学群体,并且在低龄留学人群中,就读于公立学校国际班、国际学校的人数持续上升。

从留学目的地来看,美国依然是意向留学人群最热衷选择的留学目的地,2019年希望去往美国留学的人群占比为43%,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国际学生整体比例的32%。此外,随着中国留美学生数量持续十年保持高速增长。

美国留学申请就像一场漫长的战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我从进入美国留学这个行业直到现在,已有15年之久,经手过上千案例,也算“小有经验”了。其实很多孩子本来是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但由于父母的疏忽,错过了最好的准备时间,最终把孩子的前程给耽误了。每当想到这些案例,我都倍感心痛,15年的经验让我更坚信一个道理:越早开始进行规划,对于结果就越有优势。

所以我认为学生和家长都应该培养提前规划意识,因为规划这件事情“利在申请,益在未来”。很多时候申请过程的收获,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多年后,你和孩子一定会感谢自己曾经那么努力地规划。

目前,留学申请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很多“外行”看来,留学依然是只要钱多就可以轻松出国镀个金的小事。但只有自己亲历过留学申请的学生和父母,才知道现在的留学申请有多难,竞争已经激烈到什么地步了,特别是亲历过美本申请的家庭,说多了都是泪。

现在的美国留学申请真有那么难吗?我们用一组数据为大家分析一下:

上图是2011-2019年常青藤院校、斯坦福和MIT的申请人数的统计。在2011年的申请人数是29万人,到了2019年人数就变成了38万人,差不多9年涨了9万人,平均每年以1万人的速度在快速增加

由于美国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是有规定的,并且每年的招生人数有限,所以随着申请人数的增多,录取率变得越来越低。特别是美国前10的一些名校,录取率更是低得让申请变成一个百里挑一的过程。

上图是2019常青藤院校整体录取数据,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这8所学校的平均录取率只有5%,录取率最低的哈佛大学仅有2%。哈佛2%的录取率是整体统计,而对于中国大陆地区学生来说,近几年录取人数一直“稳定”在10人,最能考的一批学生正经历着千里挑一的残酷竞争。

虽然扩大招生能够增加不少学校的收入,但美国大学尤其是前100的大学都比较坚守教育“节操”,不会无限制地招生。

在留学人数不断增长和录取人数持平的双重条件下,申请难度逐年上升是必然的趋势。而以前30名为准线的顶级院校录取,更是变得”一票难求“。

从今年的录取结果来看,同等条件下,北美高中、顶级公立高中国际部、国际学校的学生录取结果明显好过国内普通公立高中的申请者。

而且大陆高中录取比例继续走低,比如2019年麻省理工的ED录取结果是5人都是来自北美高中的女生。相比全国而言,北京、上海仍是美国顶尖大学录取人数最多的城市。

结合以上的录取趋势来看,申请美国本科真的越来越难了。但是真的没有办法可以突破这种录取瓶颈了吗?不是的,从常青藤院校整体录取数据可看出:早申请的录取率是常规申请的3-5倍,所以“早规划早申请”才是申请美国本科最有利的方式

什么是早规划呢?早规划就是提前3-5年准备申请美国大学需要的所有申请成绩和材料。那花那么长时间提前准备申请,具体都需要准备些什么?很多申请人在这个过程中都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准备。

其实早规划需要准备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学术能力、标化考试和多元背景

首先,在学术能力方面,高中GPA越高越有助于申请。美国院校对学生成绩单的要求是在读年级向前三年的课程,对于大陆学生,就是要提供初三、高一和高二这三年的成绩单。

所以即便你未来不参加国内高考,也不能放弃高中课程的成绩。学生在获得较高的高中GPA成绩同时,有的学校还需要学习AP或A Level或IB,并取得出色的成绩在申请中更占优势。

其次,申请的门槛就是标化考试,比如像托福、SAT和ACT这类的考试。中国学生的考试能力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托福考个100分以上非常普通,110分以上的分数也是越来越多。

以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2019标准化成绩为例,他们的托福平均分是111.4分,141 人托福分数超过了 110 分;SAT 平均分是1513 分,127 人 SAT 分数超过了 1500 分;ACT 平均分是35 分,其中最高分是满分 36 分。2019年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在美国前30大学的录取率是91%。

这些数据说明的结果是:中国学生想要在学术能力和标化成绩方面脱颖而出,是很难的,总有比你考试更优秀的人存在,而且还不止一个。

所以,现在更多的申请者把重心放到了软性背景提升这个部分。这部分不像学术和考试,有分数线和具体分值,直接一比就可以立见高下。但软性背景活动是区别学术考试成绩都很好的中国学生的最有效方法。

美国大学非常看重学生能力的多样化,他们希望能招收不一样能力和背景的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开拓自己的思维范畴,突破思维习惯,用这种“求异”的手段来引导、培养学生。

但国内目前很多机构都是在猜测美国大学的喜好,自作聪明地做了不少看起来很厉害的学术活动,比如去国外保护海龟、去四川保护大熊猫等。其实这些活动很多都是没有意义的,并且机构让大量学生进行类似的活动,这导致活动做的很假,美国学校一眼就能识破。

高楼大厦不是一天建成的,真正能够打动名校的背景提升也不是短期突击就能完成的,所以一个好的长期规划就变得很重要了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和学生也认识到了规划的重要性,除了尽早合理规划考试时间以外,申请人也要尽早规划自己的课外活动。但对于国内课业繁重的同学来说,课外活动确实是比较麻烦和头疼的一个环节。

背景活动提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这些课外活动不仅需要尽早规划,而且还要有持续性和深度性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该如何规划活动内容?如何避免无效活动?怎么样才能有效增强软实力背景?

为了帮大家解决背景活动提升方面的困扰,我将会针对7-11年级长期规划方面有需要帮助的孩子,在8月10日开一场“美国留学早规划”的主题讲座,重点在美国本科的申请和如何提早准备进行深度的讲解,为大家解决一些长期规划中会遇到的问题。

适宜群体:准备申请美国本科的学生和家长

主讲人:Alan. 包

讲座时间:2019年8月10日(周六)下午14点

讲座福利:凡参与本次讲座活动的嘉宾,都可免费获得学为贵“托福真经斗战地图”一份(数十人团队,历时3个月,从79万字中浓缩出托福考试6大类精华考点,市面上不作售卖)。

想获得更多托福和留学的资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