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梦一场

2019-10-30     HOT男人

村上春树年轻气盛时写一少女的酥胸:清脆可口,热带雨林第一缕阳光穿透茂密枝叶时的鸟鸣一样澄澈。快七十岁了还执着于描写少女的酥胸,的确让人想给爷爷敬杯茶,坐下歇歇吧。

小时候看村上春树。真是一场关于性的启蒙。村上给少年的,是一场完善的春梦。他离家出走,他每天都做俯卧撑,他喜欢风韵绰约的大姐姐。这一切还是每一个少年心里的自己,村上带着我们浪荡天涯,带着我们去挑衅世界当然。

除了欲念,还有小酒馆,ARMANI时装,以及爵士乐。

2000年以后出生的少年不需要文学做荷尔蒙寄托了,因为他们有iPhone,他们也不需要寄托在文字上的想象力。

流浪欧洲

29岁那年,坐在棒球场外的爵士酒吧老板村上春树突然想到:我可以写一本小说。于是从《且听风吟》开始,《1973年的弹子球》和《寻羊冒险记》与之共同帮助这位酒吧老板摸索着找到通往自己内心的路。

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开始,两个平行世界的独立描述与交织用技巧将叙事推向顶峰。如果说因《且听风吟》获得的群像新人奖让作家有了继续的理由,那从这一部开始,村上的写作才渐入佳境。

1986年起,村上与妻子在欧洲旅居三年,期间创作了后来让无数国人因“想看一本小黄书”的猥琐缘由而认识村上的《挪威的森林》。

可是如同村上十分推崇的菲茨杰拉德一样,《挪威的森林》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其实都在试图剖析人的虚无感,一个人即使面对爱情与深爱的人当他向内望去仍然能够体会到的孤独。而其中让人难以忘怀的小林绿子,更是用小鹿一般的形象强行深入人心并驻扎——这是一个如同赤名莉香一般的人物,却在这个故事里同样面对着自己内心的深渊束手无策。

诺贝尔

2015年,因“将传统文学、流行文化、日本传统、梦幻现实主义以及哲学辩论大胆地结合在一起”,村上春树获得了安徒生文学奖。

自2009年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来,村上春树一直是英国Ladbrokes博彩公司赔率榜单上的第一第二名。虽然甚至有不少旅居英国的日本人都是因为Waterstones里摆在显眼位置的Haruki Murakami才开始阅读村上,但是有的时候真的让人怀疑,英国人追捧村上究竟有多大程度是因为年年走进路边的。

Ladbrokes都被人怂恿押钱在这个名字上而产生的好奇导致。

陪跑七年,村上依旧没得诺贝尔奖。并且他可能永远都得不了。

下面这个列表是2010年至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获奖原因。

如果你读过一两部诺贝尔得主的作品,就会发现该奖项的获奖作品都有一个共性:关心人类命运,描写政治,相较于其他文学作品来说很是写实。当然了,如果叫我再加上一项,那就是看的很困。

这也是为什么米兰·昆德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人屡次被提名却从未获奖的原因,和村上春树一样,他们也关心人类命运,可是他们太抽象并且更加乐于向内探索,同时也太有趣了太不严肃了。

人们曾经讨论哪位作家的气质笔触常常会让你忘记了他/她已经结婚甚至让你觉得他/她始终单身。在这场讨论中村上春树高票当选“什么?!他竟然结婚了”第一名。

春梦一场

书里的第一人称总是懵懂的少年,酒吧老板与爵士乐迷,每年至少跑一次全程马拉松,在杂志专栏中与画插画的安西水丸无尽的插科打诨……所有这一切都总会让人忽视掉他的年纪,似乎总能透过一位长相平凡的日本男人看到一个生长在他体内的神情茫然的少年。

在普林斯顿完成《奇鸟形状录》后,村上回到日本居住。1995年,由奥姆真理教发动的东京地铁毒气事件促使村上完成了纪实报道文学《地下铁事件》系列的写作。

他走访多位亲历者,包括受害者以及奥姆真理教成员,试图通过每一个个体的不同角度的个人体验与感受来还原历史事件。

从在《1973年的弹子球》中首次提及入口与出口的概念后,自此村上开始正式在作品里寻找出口——在对奥姆真理教成员的采访过程中,他发现每一个人的困境都是因为没有出口。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只给我们提供了入口,随后我们便被放弃掉。

《海边的卡夫卡》是这样一个故事,希腊悲剧式的,给人以溺水的体验。这本书充满了问题却没有一个答案。它是我最喜欢的村上的作品,这一部里有太多的入口,错综复杂曲折蜿蜒,最后却只给了一束光——遥远而明亮。而出口却依旧在未知的地方。短篇集《神的孩子都跳舞》也是一样,荒诞的拯救人类的地下青蛙与现实生活中的阪神大地震。他走进了一个很是逼仄的空间。

1Q84

而这一切的结局,是毫无悬念的出现了《1Q84》。在这个庞大错综的故事体系里,人们在宗教的庇护与束缚下,无限的向内心探寻与质疑。

Q是question mark的Q。当一个个故事交汇,好像地表蜿蜒的河流小溪最终通通汇入汹涌的大海。墨蓝色的水拍打出白色的狰狞的浪。你望见那片海,才发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却又无处可逃。

正误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出路。总是出现的有各种不堪记忆的角色,而他们总是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将那些记忆接纳为自己的一部分。一点点回望和审视,一点点将之消化,最后和记忆和平共处。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回去的通道没有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单向的入口。这是大于爱情或其它任何一种感情的,如同命运或是概率一样的力量。

但是最令人们没有想到的,这一次似乎村上终于找到了出口。他摒弃了古典悲剧般的结局,让所有的主角都得以解脱甚至继续生活。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解脱让村上的写作终于完成了它承载的使命,那之后的村上似乎再没有截止到《1Q84》时辽阔的视野了。

但是竟然有一点替他感到庆幸——毕竟人生多是入口,少有出口。

最后想起的,竟是村上在《旋涡猫的找法》中提到过的邻居家的猫莫里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jqlKG4BMH2_cNUgAkW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