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抛售|白马这就终结了?这两个关键点表明周期还未结束

2019-07-17   欧阳财经学习汇

A股市场年初快速上涨,接着震荡回落,其中,有游资疯狂地炒作,也有机构持续地加仓。个股方面,题材热点一度大肆炒作,打造10倍大牛股东方通信,复制思维盛行,拉升的龙头股都朝着3倍、5倍的空间去。然而,话锋一转,二季度行情回落,被过度炒作的题材股估值泡沫破灭,怎么上去就怎么下来。

我们的关注点,被短线资金引导至短线块涨快跌的题材股上,却把一类股票遗忘了,直至前段时间,这类股票的价格相继创新高,才发现原来“慢也能是快”!这类股票就是白马股,以前不屑拥有,现在只能抬头仰望!




从年初至今的最大涨幅来看,五粮液涨164%,格力电器涨86%,贵州茅台涨80%,中国平安涨67%,海天味业涨60%,招商银行涨53%等等。有些投资者嫌弃白买股涨得慢,回过头来看,无论从涨幅还是涨速,都是其他很多股票望尘莫及的。

那么,白马股缘何这么受欢迎?机构抱团白马股,把股价推向云端,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不着急找原因哈,我们先来回顾历史上三次抱团现象。


1、2007-2009年加仓并抱团金融地产,为“金融的黄金年代”。

金融行业货币增速高以及信贷增速高的阶段往往业绩比较好,回顾中国的货币投放历史,最让人惊心动魄莫过于,2006年开始的“热钱”涌入和,2009年的“四万亿”。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开启了近,10年的升值历程,热钱开始大量涌入中国。

另外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加速向中国转移,带来大量的国外投资。而彼时,中国实施结售汇制度,因此每一美元外汇流入,最后都变成央行的储备资产,央行对等投放相应的基础货币。因此,流入多少美元,最后就派生出了汇率×外汇占款数量规模的基础货币。2005-2008年,是有数据以来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最快的阶段。伴随这信贷扩张,以及股票市场的大牛市,金融板块业绩增速在,2006-2007年实现了翻倍增长,2006-2008年,金融板块业绩要明显好于上市公司整体。

当年的金融板块极其亮眼,券商龙头中信证券多浪拉升,机构、短线资金、散户,协力推高股价,真是一场资本盛宴!可惜我们大多都没享受到。



2、2010-2012年加仓并抱团消费“第一次消费抱团”。

消费板块在2006-2007年大牛市过程中并不为投资者所特别重视,2006年-2007年食品饮料板块作为消费的典型代表,业绩增速最高也不过50%,远低于金融板块,因此,金融成为当年的宠儿。但是,2009年开始情况开始起变化,虽然信贷出现天量,让大家习惯性的去加仓金融,但是一个季度一个季度过去了,这一次好像情况有些变化,而金融板块业绩却未如预期大涨,反而是消费板块业绩迅速回暖,成为2009年之后业绩增速最快的板块。

此轮抱团的消费股,表现最亮眼的莫过于白酒股,龙头就是贵州茅台,有点讽刺意义的是,当年涨到190块左右,从当时看是一个高价格,现在看来,我倒希望以当时最高价拿着茅台到现在。



3、2013-2015年加仓并抱团信息科技“移动互联网浪潮”。

到2012年年底的时候,公募基金对信息科技板块的配置只有7.4%,甚至还不如资源板块,这个时候距离,2009年开通创业板已经三年了,信息科技板块增加了很多新的标的。

但是三年这个时间非常关键,意味着,2009年创业板开板以及2010年的ipo高峰的大股东要解禁了。一方面是业绩持续下滑,另外一方面解禁不断来袭,创业板从2010年最高1219点到2012年11月底跌至585点,跌幅超过50%。2013年一季度,情况突然逆转,大家都认为信息科技板块一点希望都没有的时候,2013年一季度信息科技板块整体业绩突然从负转正,达到32%。

其实,如果有对电子行业跟踪紧密的投资者知道,2012年下半年是智能手机非常重要的拐点,IPHONE革命性产品,IPHONE3Gs在2008发布后,已经带领着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国内方面,模仿者和新进入者不断增多,2012年下半年,竟然有高达1400款产品发布,智能手机迎来了春天。智能手机的销量爆发使得零部件厂商业业绩飞涨。

智能手机销量爆发,3G网络的普及,以及随后2013年11月发布4G牌照,正式进入4G时代。也有人把2013年看成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除此之外,国内安防建设开始加速。安防、消费电子和通讯设备,成为一季报的电子行业的三驾马车。也构成了2013年-2015年TMT板块的牛市基础。

从2013年一季度开始,机构投资者开始快速加仓TMT板块,持仓比重迅速提升至2013年三季度24.4%,信息科技板块在2013年实现了一枝独秀。2014年开始,并购并表逐渐成为另一重的业绩贡献力量,抵御了宏观经济的下行,而且,2014年4G建设提速,2015年,新产业趋势越来越明朗,而国家也将互联网+工业4.0,提到比较高的国家战略上来,给予了大量的资源支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融资余额疯狂买入各种信息科技股票,有申购认购就加仓原来的重仓股。

这一轮抱团的背景是创业板牛市带动主板牛市,创业板里面,涌现出多只10倍大牛股,比如网宿科技,牛气冲天,复权价,从1块涨到接近22块,涨了21倍多!!!



机构:业绩让我们彼此相遇

从以上三次抱团的现象来看,机构抱团是基于业绩因素,在没有业绩更好的板块出现之前,抱团成了机构之间的角逐。有人会问“为什么机构不寻找其他板块进行潜伏呢?一旦对了,赚得更多。”其实,这是跟机构的投资决策框架有关。

第一,定期考核机制。国内的产品管理人都有定期的考核机制,面临的投资环境比巴菲特困难太多——最短的三个月,最长三年就必须交出一份答卷。那么如果一个行业表现持续好,你没有买入这个行业,在定期的考核的时候,就会遭遇灵魂之问——“你为什么没有”“你为什么没重仓”,到最后,表现最好的那个行业被持仓越来越重,直到有外部因素让部分投资者坚决的放弃这个行业。

第二,价值体现在业绩上。因为国内机构投资者整体是最看重业绩的,对业绩和价值的看重可能要远超巴菲特。通常要算清楚每一个季度的业绩,一个上市公司一个季度业绩稍微低预期,都要考虑减持。因为就算你相信这只是短期的,但是你仍然要担心别的投资者会无情的抛弃,导致股价出现明显的回调,为本季度的考核蒙上阴影。因此,业绩持续表现优秀的板块必然会被集中持有。

第三,排名机制。不管你是公募还是私募还是保险,不管你是相对还是绝对,只要你有公开业绩,那么就一定会有人给你每年排名,甚至季度排名,每月排名。而渠道在进行营销和推广时,毫不犹豫的把资源倾向给排名最高的产品管理人。而规模又是机构投资者的最重要的指标指标之一。这种排名机制和高考类似,做最好的自己并不足够,必须要在争取行业内尽可能高的排名。

第四,产品发行(分配)机制。当一类型的基金产品能够连续两年排名靠前,那么第三年第四年,产品管理人可以被作为重点营销的对象,发行新产品或者管理更大规模的存量产品。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机制,为了保持持仓风格的稳定性以及路径依赖,新产品、新申购以及新管理的资金最佳选择就是——买入原来产品的持仓。那么就会形成正反馈:业绩好——认购新产品老、产品净申购——买入原持仓——业绩更好——发行更多的产品,这种机制后面简称为“抱团-申购”正反馈,这种机制导致抱团的板块的最后一波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估值溢价,而这一波往往就是抱团中策略最涨幅最大的一波。

了解以上四个方面,大家应该可以知道为什么机构间会抱团了,机构不断地加仓业绩持续表现优秀的板块,排名机制、产品发行机制、定期考核机制,皆促使机构更加集中地买入业绩优秀的板块。


本轮抱团从何时开始?

本轮白马股的抱团是从2016年开始的,由外资来主导。沪股通自2014年开通以来,由于相对2015-2016年的资金波动太小,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2015年底累计买入金额余额只有870亿。

从2016年开始,北上资金开始持续增仓A股。不过2016年大家几乎没有怎么注意到,因为到年底北上资金只买了450亿。2017年开始,沉寂已久的食品饮料在七年之后终于开始受到投资者重点关注,机构终于就消费达成了一致开始大幅加仓食品饮料,再加仓上加仓的医药中也有大量消费属性的标的,对消费抱团基本形成。2017年三季度开始国内机构携手北上资金,到2018年1月底将消费板块估值打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从2018年6月开始,资管新规实施、去杠杆力度加大、信用收紧、新增社融负增长、贸易摩擦升温等事件共同作用,白马股开始大幅调整,此时,很多坚定的消费板块的投资者都选择了放弃,到2018年底,对白马股的配置明显降低。没想到白马股调整后,再次从“坑”里爬起来,股王茅台从500块最高涨到超过1000块,完成华丽地转身!

还未结束!

那么,此轮白马股的抱团什么时候终结呢?我认为时间周期还没结束,分两个点来阐述。

第一,外资偏好中国的核心资产,究竟什么是核心资产?可以理解为了一组市值大行业龙头、外资重仓、ROE高的的股票组合,白马股具备这样的特征。未来,国际知名指数提升A股的纳入比例,每一次提升,都会迎来一波增量资金,外资依然是白马股的伯乐!

第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围绕消费升级与科技创新来展开,消费升级即释放居民的消费力,让接近14亿人口的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消费的龙头白马市场份额仍有继续扩大的空间。因此,白马股的大周期的抱团仍未结束。但是,未来半年,风格会不会发生切换,二季报和三季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白马股业绩仍然保持,仍然可能持续抱团,但是无论是白马股业绩增速下行,还是信息科技或者金融突然业绩上行,都可能会让投资者暂时放弃抱团白马股。

声明:以上出现的个股仅为案例分析所用,不作为买卖参考,不荐股。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股市绝非赌博靠运气,深知只有专业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欧阳财经(YK66CC),免费领取战法和交易系统一套,精准把握主力资金动向 ,订阅最新的股票情报,解决你选股以及买卖点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