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宣传吧!苏芒1人1天650不够为节目引热议,但这才不是啥好事

2021-05-24     腹黑狗子说八卦

原标题:换个宣传吧!苏芒1人1天650不够为节目引热议,但这才不是啥好事

今天说的事儿源于一档新综艺。

漩涡中心的人物是在留下一张前所未有的明星大合影之后,就卸任芭莎总编的苏芒。

或许你已经看到,但我们还是简单还原一下事情经过

争议事件发生在一档新综艺节目的第一期。

15位嘉宾初次聚首,正开会商议接下来的内容安排,并按照节目组的要求向统一的公共账户里打钱。因为尚且没有具体的安排,15位嘉宾在打多少钱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这个时候,苏芒提出不如大家先把伙食费交一下,因为这是基础。她是这么说的:“我们每一天每个人”、“先交伙食费”、“伙食费是要交的”

那交多少钱呢?

宋丹丹提出,先交650块吧!

结果苏芒说:650真的不够。

宋丹丹很诧异地问:为什么呀!

苏芒回应说:你早上不喝牛奶呀!你不吃鸡蛋呀!我们要吃好一点,我不能那么差的伙食。

啊?每人每天650的伙食费都不够?苏芒这过得到底什么日子啊?

这段内容经由互联网传播之后,非常迅速的引发了网友的吐槽这段内容传播之后,即刻引发了网友的各种吐槽:

比如开腔直接骂的

比如,疑惑+讽刺的,质疑这得是什么牛产的奶,什么鸡生的蛋的

比如,对比近日新闻感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

事件发酵之后,节目组先行回应,称大家误会了苏芒的意思。开会的时候,大家提议第一次每人先交650元,用于这段时间在桃花坞的生活费。15人,21天,多退少补。

随即,苏芒也转发该内容给自己喊冤,表示大家真的误会了。

只是,对于这种说法网友似乎并不买账,有人说明星怎么可能21天650,还有人说字幕上清清楚楚写的每人每天,有什么好洗的!

讲真,“1人1天650伙食费不够”确实让人生气,尤其是对比一下大众的生活水平和工资的时候,再加上苏芒说话时对于“650元”这个费用不可思议的表情,被骂也理所当然,但因为碰巧周末无聊刷了整期节目,个人感觉“一人一天650不够”这一点确实是被误读了。

前面提到了,事发时所有嘉宾正处在对于交多少钱、交什么钱的争议阶段,苏芒率先提出先把最基本的内容交了,她说完“我们每一天每个人”并没有接具体数额,而是又重复了自己的提议,说“先交伙食费,伙食费是要交的”,所以我个人更倾向她是准备通过每天的费用,推算整体要交的费用,再进行表述。

这个时候,另一位嘉宾,也是目前选出的“村长”提出:我们就先定一个数,大家先交了,我们先把这个钱充上再说别的。

宋丹丹接的是村长的话:一人650元。

而她之所以会提出650元这个数额,也不是进行了详细的思考,而是源于节目刚开始的时候,她和其他嘉宾说的一个顺口溜。

另外,在确定这个数字之后,嘉宾们每人都给账户打了650元。如果是每天650的话,岂不是每天都要打一次钱,这种一天打一次的方式也太不合逻辑了吧?

不过,说真的单就传播的视频卡段而言,确实非常容易出现歧义。而节目组在后续问题的处理上也没有做好,不放完整视频进行解释,反而非常草率地甩出一段文字,不但不能说服任何人,还让事件进一步向负面发展,这操作真的很糟糕。

从播出,到热点爆发,到节目组&苏芒回应,再到后续任由话题发酵……这一连串的组合拳,在节目没有流量艺人参与,没有大量宣传,开播得毫无声息的情况下,其实个人是有点儿怀疑这都是节目组自炒的手法。

如果真被我说中,那观感还真是有点儿一言难尽。

因为郑爽的208万日薪事件,网友继“演员系高危行业”事件之后,又一次对于明星艺人高额收入产生了极高程度的不满,再加上近日负面信息频传,对于“一人一天650伙食费不够”这样展现世界参差的话题简直是一点就着。宣传团队能够选出这样的切入点,可以说是相当聪明,但问题是太聪明了,也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因为节目内容不适合负面消息炒作,更不适合初期强曝光。

这档节目叫做《五十公里桃花坞》,自定义“理想社区养成的社会实验真人秀”。

具体内容是节目组在某远郊搭建了一个小型社区“桃花坞”,邀请到了包括歌手、演员、艺术家在内的15位嘉宾作为初始用户入驻,让他们自费使用并丰富这一新社区。

一档综艺打出这样的TAG,建立这样的框架,理应吸引观众的点是什么?

是治愈、是成长。

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

“一天650伙食费不够”,以及后续被推上热搜的“宋丹丹张翰 尴尬”等相关热词完全就是奔着推翻“治愈”来的。节目还没治愈什么,先被负面信息缠身,请问有几个寻求治愈的人会想看这种节目?

其次,贴合社会热点的宣传手法的确为节目吸引来了额外观众,但成长类的节目开局时对于额外受众的转化率并不高啊。

不可否认,节目组的出发点和意愿很有意思,有点像是《亲爱的客栈》第二季,想要利用明星效应打造并丰富新的景点,带动周边乡村发展,但在环节设置上它又更像《恰好是少年》,没有具体的经营任务,也不设立目标,相当自由。

好像两个节目的优点都采纳了,但目前节目所呈现的结果就是个四不像。说他们在做事情吧,各个态度散漫,乱七八糟;说他们在好好玩吧,嘉宾又互相不认识,满屏都是尴尬。于此,被负面新闻吸引来的愤怒观众,即便是耐着性子看完节目,也只会加重他们内心对于明星艺人高薪酬的不满,而不是被成功转化成为观众。

SO,如果这一遭真的宣传方策划的自炒行为,节目组还是趁早换个宣传团队吧!这是要把节目往死里炒啊~如果不是的话……也赶紧换一个吧,这危机公关未免也太差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S48qXkBbyZbTSdkM9E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