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还叛逆又天真,她为什么能在娱乐圈火这么多年?

2019-10-28     住颜

前两天颜姐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宴,她说:

“又大了一岁,真怕成为你笔下那个不讨喜的中年妇女。”

我问为何?

她说:

“中年妇女不仅渐渐步入年老色衰的人生阶段,更多是生活里散发出来的戾气,比如:抱怨人生、对比孩子、吐槽公婆,因为琐事和压力,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处处戒备,一身庸俗。”

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只过设限的人生、吐槽抱怨式沟通、处事圆滑世故。

关于中年妇女的危机、不讨喜,颜姐的确在之前的文章里不少提及,但是也始终在强调:年纪并不会成为中年人的绊脚石

可不管我们怎么刻画,那种优雅又端庄、独立又迷人的始终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被生活磨成了连自己都爱不起来的那副面孔。

那中年女人能不能讨喜一点?

当然。学学赵薇。

1

"人到中年,争相叛逆"是种好现象


赵薇的叛逆,是有目共睹的。

1998年,《还珠格格》爆火,创下收视率中国第一、亚洲第一、重播率最高等多项纪录。赵薇凭借古灵精怪的“小燕子”一角成了全民偶像。尽管那个年代网络信息并不发达,但丝毫不影响她的人气。

一夜成名,还来不及包装和选择,赵薇就一脚踏进了不知深浅的名利场。

之后的《情深深雨蒙蒙》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的全民追剧热潮。对她来说,继《还珠格格》后,要有新的突破其实挺难的,毕竟小燕子实在太深入人心,但好在,光环之下,她始终有演技加持。

但有一天,她突然就不想演戏了。如果说生命在于折腾的话,那赵薇一定榜上有名。

有了几部代表作,没尝过什么苦头,走的也就还算稳当,这样的日子对她来说好像没什么挑战,于是内心不安分的因子开始萌芽,终于有一天,她觉得时候到了。

放弃了当红女主的身份,她重返校园读研。做回学生的目的在于——她决定转战电影圈了。当然,她的野心绝不仅仅是拍电影,而是会演会导。

在别人看来,这绝对是疯了,放着如日中天的演员不当,偏要去做不擅长的事。但她的反击是——“我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每一次决定都清醒又果断,不管外界怎么施压,她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她看来,这就是叛逆吧。

靠着这股子叛逆,她完成了一次次人生转场。从业这些年,拍过29部电影,14部电视剧,执导过3部电影,包括给电影录主题曲和当监制,从幕前到幕后,不同的工作她几乎都尝了个遍。

真人秀霸屏的那几年,她也到《中餐厅》体验了一把。没想到反响还不错,收获了一大票粉丝。但到了第二季,她又退出了。对她来说,人生有些经历,感受比掌声更重要。

今年年初,43岁的她又尝试演话剧。颜姐之前也说过,话剧是容错率极低的表演,但赵薇偏偏就去做了,而且她从来没有演过,纯粹是想锻炼一下。

当然,最后的表演并不完美。话剧圈的“黑二场”(意思是公演第二场总会出状况)也在她身上应验。

她也说“那场戏简直是车祸现场”,但依旧能跟其他人侃侃而谈。反正对她而言,重要的是每个“第一次”的尝试和突破,至于其他,就当是为了寻找挑战必须要付出的那一点代价吧。

世上有两种人,正在追逐的和已经疲倦的。赵薇为我们演绎了前者,但大把的中年人都是后者。

很多时候,中年之所以让一个人失去希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家都习惯活在自我设限的人生里。总觉得人生已经过了大半,前半生碌碌无为,后半生就别瞎折腾了吧,既没有试错的资本,更没有从头来过的勇气。

但赵薇用一次次人生转场告诉我们:

叛逆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专利,疲惫和麻木也不是中年的全部底色。

就好像心理学家荣格说的:

“中年意味着青年时期我们向外求证自我身份的探索基本结束,你可以看到每个人其实没有生存焦虑,却都是成长焦虑。因为人生在世,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续航。”

2

年纪越大,越需要好好说话

早前,看《中餐厅》的时候,就觉得赵薇真的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

跟嘉宾在一起时,完全不在乎对方的年纪和名气,相处起来特别亲切。即便是必须要坚持的原则,也能让大家舒服的接受。

前两天,她又因为高情商上了热搜。

担任《演员请就位》导师的她,节目一开播,就颇受好评。

“赵薇太有梗了。她可太会说话了。”

看完整场节目,颜姐也强烈认同。什么叫高情商,就是说出来的话不会让人觉得尴尬,相处起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舒服,这一点在她身上完美展现。

节目中,她不仅负责热场,还适当的帮嘉宾和演员找台阶下。

当李少红导演一脸严肃时,赵薇一句“我特别吸引大长腿女生,但实力派都跑到少红导演那去了”,不经意的夸奖,瞬间逗得李少红眉开眼笑。

看到陈凯歌组人烟稀少时,赵薇又帮他打破尴尬:

“是不是人家风闻你的要求特别严格,特别难以达到你思想的高度,觉得不敢选。”

一句话轻松解释了这孤零零的场面,又体现了陈凯歌的专业素养和咖位,这波操作,颜姐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面对演员的表现上,她也是鼓励居多,尽量不让他们在舞台上有失落的感觉。

薇薇和徐洋是两位新生代演员,挑战的片段是赵薇的主导电影《致我们逝去的青春》。整场表演下来,有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

赵薇虽然并不满意,但在点评的时候,还是先理解了演员的处境,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她认为,电影中这个小片段的感情很丰富,但两位切去了前后部分,要马上进入角色的情绪,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然后指出演员需要改进的地方。

“先理解,再建议”的说话方式,当然比打击否定式沟通更容易让人接受。

姜文也曾说过:

“赵薇能把一件尴尬的事弄得不尴尬,挺能把事糊弄好。但她也不是那么圆滑,她挺理智的,能分析,人家这点本事和后天修养有关系。”

有人说,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学会闭嘴。

尤其是人到中年吧,背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在生活的各种不容易面前,言语之间的抱怨和戾气会相对多一些。但人与人的相处,说话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也是最好的家风。

好好说话,不仅是维系每一段关系的技能,更是这个年纪该有的睿智和涵养。就算生活把你逼成了泼妇,也别真的胡言乱语口无遮拦,这点体面怎么都得守住了。

3

真正的成熟,是为了抵达天真


颜姐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赵薇21年前后对比照。岁月让她多了几分成熟女人的味道,但双眸间的天真感却一直都在。

出道这些年,她也经历过一些不太好的事情,谩骂声也从未停止过。还曾有一段时间,因为身材走形,产生过强烈的自卑感,一度陷入抑郁情绪。

但后来再见到她时,依旧乐呵呵的,因为她不想活得那么复杂,不会让负面情绪停留太久。打球、看书、游泳,仅仅是这些,都让她觉得生活挺丰富的,也就不想跟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较劲了。

“大概是因为我天生记性不好吧!我容易忘事儿。不好的事儿,我不往心里去,所以不会变得封闭,冷漠,世故,过分保护自己。”

不管生活带来了多少恶意,她始终像个小女孩一样,爱笑、爱给自己灌鸡汤。在她看来,有时碰到很多问题,并不是你不够小心,不够仔细,不够精明,而是应该碰到的事情躲不掉。但只要用正面的态度面对,坏事也可以变好事。

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是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赵薇饰演“田晓菲”一角。

在评价这个角色时,赵薇用了数次“天真”一词。

“这个女人真的很天真,你想想那个时代,人心黑暗,环境恶劣,但她在漫长的岁月里存活下来,仍旧笨拙,仍旧热情,仍旧凡事都过头——仍旧天真。她的天真不是小女孩一尘不染的天真,所以分外动人,这种时候,我就在想,其实天真也是一种力量,一种强大的力量。”

而这一角色,是严苓歌亲自邀请赵薇出演的,问其缘由,则是源于在她身上看到了跟角色相同的气质——风雨不改,始终天真

以前,她特别怕活成“小燕子”那样,觉得过于天真纯粹,很难适应这个世界。但经历过很多以后,她感慨“天真太好了,我要一辈子天真。”

我知道,当我用“天真”形容赵薇的时候,一定会有人站出来告诉我:娱乐圈这种地方,要爬到一定位置,个个都是狠角色,哪有什么真正天真的人。

我其实特别想纠正一个概念,所谓天真并不是什么傻白甜,而是经历过生活的暗淡却依旧活得灿烂,内心有光。

所以在我看来,天真是一种比成熟更重要的能力。最好的中年模样,应该是历经苍凉,依旧热爱,洞穿世事,天真不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RMzFG4BMH2_cNUggxS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