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告急,意大利封国,英国放弃抗疫:为什么疫情全球爆发不可避免?

2020-03-24     读者

文 | 阿何

来源: 阿何有话说(ID: aheshiwo)

新冠病毒的传染力,就是如此恐怖。

每天早上起来,都会习惯性地看下疫情数据。

值得开心的是国内的情况一直在好转,各地也陆续复工了。

但是看了国外的情况后,我感觉非常的不安,甚至是恐惧。

这是之前,我截取的最新国家疫情数据。

目前,疫情已经蔓延到60多个国家,像韩国、意大利、伊朗、德国这些国家,形势都非常严峻。

之前我就很担心国外疫情的形势,因为如果病毒在国外肆虐的话,哪怕中国现在控制下来了,后面也很难“独善其身”。

如果说之前只是担心的话,那么现在这个担心就变成了现实。

可以这么说,新冠肺炎事实上已经是“全球大爆发”了。

这场灾难,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往大了说,可能造成全球格局的重新洗牌。往小了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不要觉得我在危言耸听,认真看完下面的分析,相信你会和我一样不寒而栗。

评估一种病毒的危害性,我们主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病毒的传染力

2.病毒的危害性

3.人类应对病毒的能力

1和2,主要是病毒自身的特点。

病毒传染力弱,大家都不会担心,因为哪怕致死率高也扩散不出去。

病毒危害性弱,也不用担心,就算感染了也能很快治愈。

最怕的就是病毒感染力强,危害性又高。

3指的是人类自身应对能力的问题,有些烈性病毒比如天花。

尽管传染性和危害性都很强,但人类已经有了疫苗,也基本不足为惧。

可怕的是,面对新冠病毒,在这三个要素上我们都处在非常不利的局面。

先来看此次新冠肺炎的传染力。

这里要科普一下:

在传染病学里面,我们通常用一个指数R0(基本传染数)来评估一种疾病的传染力。

这个指标的意思是,一个得病的人平均会传染几个人。

R0值越大,说明疾病的传染性越强。

这次新冠病毒的R0,平均测算下来是3.7。

只看数字大家没什么感觉,对比其他病毒之后才会明白这个数值的恐怖之处。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季节性流感来说吧。

流感说是“感冒”,其实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和感冒可以说完全是两种疾病。

每年我们几乎都会遭遇季节性流感,粗略估计,一次季节性流感在全球范围大概能感染2-3亿人。

幸运的是季节性流感的重症率和致死率都相对比较低。

季节性流感的R0是多少呢?大概是1.3左右。

一种R0值只有1.3的传染病,每年都可以出现亿人规模的感染,那么R0值为3.7的新冠病毒感染同样规模的人群会容易得多!

要知道,病毒的传播往往是指数量级爬升的。

也就是说,R0值每大一点点,传播扩散速度都会大很多。

再来看另一个对比案例,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肆虐,在一年多时间里最少感染了10亿人;

并且出现了5000万到1亿左右的死亡人数,造成的损失超过世界大战。

那么西班牙大流感的R0值是多少呢?也就2到3左右。

新冠病毒高达3.7的R0值,意味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处于邮轮这样的密闭空间),其传染率甚至有机会达到100%,只要有接触就会得病。

我们再看一下多种烈性传染病的R0值:

可以看到,除了曾经令全人类都畏惧的麻疹、天花之外,传染力最强的疾病就是现在我们面对的新冠肺炎了。

和它相比,非典、西班牙流感等都显得没那么可怕了。

新冠病毒的传染力,就是如此恐怖。

所以我才说,如果不及时控制,新冠肺炎感染过亿人口并非不可能。

再来看看新冠肺炎对人体的危害性。

有段时间,网络上声称新冠肺炎只不过是一次“大号流感”,国外也有不少类似的说法。

不得不说,这种有误导性的说法真的害死人了。

网上之所以有这种论调,是因为很多人看到除湖北武汉地区之外,新冠肺炎在其他地区的致死率并不“高”。

我们来看近期的国内数据:

可以看到,新冠肺炎在湖北的致死率是4.2%,武汉是4.6%(这两个地区一度超过10%,后面持续回落);

而在广东是0.51%,浙江是0.08%,黑龙江是2.7%。

也就是说,除了湖北武汉之外,哪怕是比较严重的黑龙江也只有2.7%,很多地区的致死率都不到1%。

这些数据的误导性在于:它没有考虑到医疗资源对致死率的影响。

病毒首先是在武汉爆发的,而其他地区大多数都属于零散的输入性感染。

武汉人口高达1500万,在全国支援之前,床位、口罩、消毒药、药物以及医务人员都严重不足。

所以致死率非常高。

而其他省市,因为患者数目小,相关资源极其充沛,所以致死率才那么低。

中国是人口大国、制造业大国、地理大国、经济大国,各方面物资充沛,并且可以采取多个地区支持一个地区的做法。

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其特殊的,根本不能作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参照。

哪怕这样,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的整体致死率都在2.3%左右。作为对比,西班牙大流感的致死率是2.5%。

从致死率来看,此次新冠病毒和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是同一个量级的。

而从传播力来看,此次病毒的传播力则远超西班牙大流感。

很多人都会说,西班牙大流感之所以这么恐怖,是因为那都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人类医学还很落后。

如今人类科技取得了那么大地进步,难道还拿一个新冠肺炎没有办法吗?

这就不得不提到前面说到的第三个因素:人类应对病毒的能力。

真相可能难以让人相信:直到目前为止,人类其实并没有太多应对病毒性传染病的方法,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也就两种:

一种是隔离,另一种是疫苗。

疫苗的研发周期很长,动辄以“年”为单位,远水救不了近火,暂且不提。

也就是说,100年过去了,人类对付病毒的方法其实并没有进步,还是原来的那一套:通过隔离防止病毒传播。

我们看到这么多治愈的案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医院给了病人良好的观察条件、护理条件。

然后让病人的身体达到了最佳状态,然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战胜了病毒。

也就是说,能否提供充沛的医疗资源,以及是否采取大规模严格的隔离措施,是决定病毒是否会继续扩散的关键。

很可惜的是,除了中国以外,这个世界大多数其他国家想要做到这两点都非常非常难。

疫情在伊朗爆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哪怕是确诊病人,医院能够提供的看护条件也非常简陋。

医生很可能连自身安全都难以保证。

其他发达国家情况也没我们想象得那么乐观。

比如日本,人口一个多亿,但整个国家能够提供的传染病隔离病床数只有1000多张。

哪怕你医学技术再先进,治愈率再高,可是如果倾举国之力也只能为1000多人提供医疗条件,面对有可能感染几十上百万人的超强传染病,治愈率也约等于零。

可以这么说,如果疫情真的彻底爆发,地球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

这已经不是现有的科技条件、经济条件能做到的事情了。

至此,想要让疫情停止扩散只剩下一条路:隔离政策。

这次疫情,我们看到国家只是一声号令,然后就是全国动员、百姓蹲家,再然后就是疫情慢慢被控制住了。

我们忽略了一个前提——中国在全世界都是极其特殊的一个国家。

我们能做到的事情,不代表其他国家也能做到。

中国的特殊,在于下面几点:

1.一群足够“民族意识”的中国百姓

有民族意识,这里指愿意遵循必要的规则和做法,心甘情愿约束自己,听指挥。

中国的老百姓一出大事,“跟着国家走”是二话不说的。

国家不让出门,大多数人就真的“蹲”家里了。

国家让戴口罩,所有人的口罩就安排上了。

主要大家意识到这是对的,全国上下都是一条心坚决执行的。

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国外却没那么容易,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在韩国哪怕政府三令五申,一些教会还是照样聚会;

在日本,哪怕世界卫生组织给了建议,民众还是不戴口罩去跑马拉松;

在美国,专家建议别出去,多买口罩,老百姓却开始囤枪支弹药......

2.一帮足够团结的中国人

中国人,可以说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团结、最愿意为同胞付出的民族。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湖北武汉一出事,马上就全国支援。

要口罩给口罩,要药物给药物,要人员给人员。

国家还没出声,民间已经迅速动员起来了。

而其他国家,各个地区基本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给他人添乱就算不错了。

3.一个行动力超强的政府

对抗疫情,是一项超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调动全国资源,需要迅速调整体系分工职责,需要及时通报疫情数据。

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行动力强的政府。

而中国政府,正好是世界范围内都最强有力、最高效的政府之一。

所以,我们会看到各省迅速启动一级响应,不尽责的官员被下马,相关工厂迅速开工,全国医疗人员支援武汉。

这些都是政府在后面出力。

并非每个国家都是这样。

比方说,近日安倍晋三要求全国各地公立中小学自3月2日起停课。

但京都市、金泽市等地区纷纷表示将“继续开课”。

你能想象吗?疫情无比紧张,一国首相要求学校停学,各个地区居然纷纷抗命?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想要采取得力措施,又怎么可能真正执行下去呢?

4.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制造业大国

中国有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3个省,一方有难可以八方支援。

中国是全球工厂,制造业大国。只要机器发动起来,药物、口罩、消毒液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驰援灾区。

比方说口罩,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口罩的产能可能至少有50%都在中国。

哪怕是这样,有段时间我们都买不到口罩。

那么疫情如果在其他国家爆发,他们会面临的情况可想而知......

所以对其他国家来说,应对疫情最好的时机,就是在刚刚爆发数量还不多的时候,马上采取果断措施。

同时这种时候我们不应该幸灾乐祸,因为我们可能因此再次卷入疫情的漩涡中。

可以预见的是,再过一段时间,中国会成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现在我们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疫情国,仍有很多国家的外国人拼了命往中国飞。

一旦要用生命来投票的时候,全世界的人民都是很诚实的。

但是我们也千万别高兴得太早,很快我们就会面临病毒的“反向输入”。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已经在发生了:

只要中国还想搞经济,就避免不了和国外打交道,就不可能彻底封锁国门,杜绝外国人来中国。

而随着国外疫情不断爆发,这种“外国人来到中国感染中国人”的情况就不可能完全避免,这就是病毒的“反向输入”。

哪怕我们彻底控制住了疫情,也挡不住这种反向输入。

只有全球疫情都得到控制,才能称得上是彻底安全。

国外疫情的爆发,也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我有朋友是做跨境电商的,正好货物源头国爆发疫情,结果货物无法出关进入中国,他的生意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我是做国内贸易的,可是合作工厂的很多生产材料都要从韩国进口。

现在韩国疫情爆发,工厂也说有可能很多材料无法进口。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

简单说就是,外面的东西进不来,国内的东西出不去,不管哪一种情况,带来的都是生意的停滞。

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事实上早已紧紧捆绑。

那种眼看他人深陷水火,自己独善其身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今年,国内大多数行业的情况都不会特别乐观,要做好全年寒冬的准备。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只能给下面几个建议:

1.一定要保住你现在的工作

今年大多数企业都会过得非常艰难,裁员、降薪都有可能,搞不好整个企业都会破产。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普通人千万要保住自己的工作!

大多数中国人都背负着贷款,一旦失去收入来源,后果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

2.尽量避免和外国人接触,避免去公共场合

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国内的疫情会彻底控制住,剩下的感染案例将以国外的反向输入感染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未来3-6个月我们都应该尽量避免和外国人接触。

特别是那些刚从国外(特别是疫情爆发国)过来的外国人。

既然已经忍了那么久,不妨再忍忍。除非特殊情况,也尽量避免去公共场合。

3.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说到底,到目前为止人类都拿病毒没太多办法,治愈的患者本质上还是“自愈”。

也就是说,万一不幸感染,决定我们生死的主要还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

中国人普遍缺乏锻炼,正好现在有时间,不妨多抽出时间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4.缩减不必要开支,做好过冬准备

提前消费、超前消费已经成为常态。

但是超前消费有个前提,就是我们有稳定的、可预期的收入。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到底会有多大,目前谁都说不清楚。

既然如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缩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提前为过冬做好准备。

那么,到底疫情什么时候才会过去呢?

目前来看,疫情告别我们的方式,很可能是下面几种情况:

1.气候影响

病毒喜寒怕热,当年国内的SARS也是天气变热之后慢慢消失的。

所以此次新冠肺炎也有可能类似。

随着气温慢慢提升,病毒可能慢慢进入沉睡状态,疫情就逐渐消失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估计就要等到5、6月份了。

因为南北半球气温相反,如果疫情进一步扩散,两个半球都有很多国家被感染,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2.病毒毒性减弱

一般来说,传染病的病毒随着不断传播,其毒性会慢慢减弱。

此次的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RNA单链病毒,变异速度比一般病毒更快。

随着传播地扩散,未来患者感染的可能已经是二代、三代病毒,其毒性会相对减弱。

当病毒毒性减弱到不再致死,甚至不再引起重症的时候,其威胁性也就不再存在了,可以认为疫情也算过去了。

但是目前,病毒毒性减弱的情况还没确定,只是说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3.有效疫苗的推出

应对病毒,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还是疫苗。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加快节奏研发对抗新冠病毒的有效疫苗。

但是疫苗的研发生产周期一向很长,一般都要1-2年左右。

以病毒的传播能力,等到疫苗出来,人类同样可能已经损失惨重了。

4.世界各国都采取得力手段掐灭病毒

如果全世界所有疫情国都能像中国一样,估计也能很快掐灭病毒。

但是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现在还不清楚。

综合来看,1和3已经是我能想象的最好结局了。

不同的情况,意味着人类会面临完全不同的命运。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也让你重新看待本次的疫情。

也希望你将本文转给朋友,多提醒一个是一个。

毕竟,我们面对的就是一场战争,希望大家都做好打仗的准备。

阿何,清华大学理工男,职场充电宝&唯库创始人,感性理性兼备的写作者,国内知名个人成长研究者,个人公众号:阿何有话说(ID:aheshiwo)。

主播:杨子,夜色阑珊,治愈而温暖的声音陪伴你。个人微信号 :y19771215,微信公众号:杨子夜读(ID:y8888289),新浪微博:杨子那些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Ob-DXEBfwtFQPkdBSz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