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916米湍流,冲翻万吨飞机!1500架飞机在此坠落

2019-07-28   灵山秀水

战争打响之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确保后勤补给的充足。但敌方也会想到这一点,为了切断补给,经常会破坏交通运输路线。运输机的出现,为完成补给任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航空运输的成本比较大,而且运输量较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这种运输方式。

1941年,日本为了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切断了滇缅公路,拦截了外国对我国的援助。为了保证亚洲战场上对日作战的军备物资足够充足,中美两国决定联手开辟新航线,也就是后来的驼峰航线。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驼峰航线正式通航。这条航线跨越了印度、缅甸和中国,全长500英里,经过的地势海拔平均在5000米左右,最高海拔7000米,很多美国当时的先进战机,如DC-3、C-46、C-47等的最大爬升高度都无法达到这个高度,因此不能执行运输任务。

这里不仅地形险峻,气候也很恶劣,有时候风速高达248英里每小时,美国战机经常被吹的无法控制方向。每年的5到10月,是雨季,水流量特别大,而且水流速度相当迅猛,最快的时候,能达到3000英尺每小时,相当于每分钟916米,即使是重达万吨的飞机,在经过这段航线时,也会被高山顶上湍急的水流拍翻。冬天的时候,降雪量很大,飞机在航行中,面临很大的冰雹和霜冻风险。

几乎所有的飞行员,都不愿意执行这条航线上的运输任务。只有一支部队,敢挑战这项工作,那就是印中空战大队,这支部队里的飞行员都受过十分专业的飞行训练,并且经验丰富,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力比较强,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是16小时,在这个时间里,要完成3次飞行任务。

自通航以来,中美一共派遣了84000多人执行运输任务,向战区运送了85万吨物资。美军先后派来了2000多架战机,其中1500架均“命丧于此”,而当时我国的航空公司,总共才有100架运输机,其中48架不幸坠毁。有数据显示,共有3000多名飞行员没有通过这项生命的挑战,在这里不幸遇难。这条航线,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条件最险峻、代价最惨重的一条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