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拼命三郎”,体坛首位女将军,骨灰里有钢钉,郎平受她感召

2019-11-17     谈球365

北京时间11月16日对中国女排球迷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国女排的首冠纪念日,让我们把记忆拉回到38年前,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以七战七胜的骄人战绩战胜了当时的世界霸主日本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世界三大球的比赛中称王,女排“五连冠”黄金时代由此开启,中国女排的精神由此缔造!

岁月匆匆流逝,当年夺冠的12位女排姑娘大多已步入花甲之年,更遗憾的是其中有一位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她是中国体坛首位女将军;因为倔强好胜、敢打敢拼,被称作女排的“拼命三郎”,中学语文课本里《苦练》的女主角原型就是她;2013年她去世后,骨灰里发现了伴随一生的几颗钢钉;郎平也是受她感召,才再次接手女排,带领中国女排重返世界巅峰;她就是老女排五连冠时期的主力接应二传手、郎平的亲密战友—陈招娣!

195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陈招娣,由于从小就身高出众,而且十分喜爱打排球,上学时就成了校园里的排球明星,由此逐渐走上职业道路,17岁时,她进入体校开始专业练习排球;18岁时陈招娣从北京体育学院毕业,正式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开启了一生的军旅生涯。1976年,21岁的陈招娣入选国家队,加入中国女排的时间比郎平还要早。陈招娣也凭借着自己敢打敢拼,能吃苦、不服输的精神成了当时国家队的一名核心队员。

陈招娣见证了中国女排的五连冠,1979年,她帮助中国女排首夺亚洲冠军,随后又为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1982年的世锦赛夺冠均作出重要贡献。女排世界杯上,腰伤复发的她,根本没啃声,咬牙完成各种动作,直到第三局10比4领先时,感到陈招娣不对劲的主教练袁伟民才将她换下。陈但招娣下场后,日本队马上展开反扑,中国队场面吃紧,袁伟民不得不又将她换上。一直到中国女排3-2艰难夺冠后,拼得已经忘我的陈招娣已经站不起来了,最后还是郎平将她抱回酒店休息的!

陈招娣有多拼,从她另一个绰号“独臂将军“就可以看出来。1979年,中国女排在和日本日立女排的一场较量中,陈招娣的左臂不慎被日本队奥岛圭子扣中导致桡骨断裂。这样的伤病原本需要休养较长得一段时间才可能恢复。然而仅仅两个月之后,陈招娣就用绷带吊着左臂,出现在了全运会的赛场上坚持比赛。她用绷带固定左臂坚持征战全运会,单臂出战的陈招娣也赢得了“断臂将军”的美誉。

因伤退役之后,陈招娣也没有离开心爱的排球场,她一直在八一队和国家队中担任女排教练。但是后来,她不幸确诊患上了直肠癌的恶疾,被迫离开了心爱的排球场。陈招娣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自己是真的特别喜欢排球,如果不是因为退役后不久就被确诊患上了直肠癌,她绝对舍不得离开排球教练的岗位,女排给予陈招娣的是一种永远解不开的情结。

此后,陈招娣回到总政体育局工作,从干事到局长、政委,一直干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继续为中国体育事业做着贡献。2006年,由于陈招娣对中国体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时年51岁的她被晋升为少将军衔,成为中国体坛首位女将军,同时也是中国体育界军衔最高的运动员。

然而不幸的是,在与疾病进行长期搏斗后,2013年4月1日上午,陈招娣的病情突然恶化,经抢救无效于下午3时去世。在告别仪式上,袁伟民指导、郎平和老女排的队员们全都赶来了。行礼前,当年的弟子们在袁伟民身后排成队,袁指导回头说了一句:“别掉队,都跟上,别哭。”这是当年球队训练时,袁指导常说的口头禅,一句话大家瞬间泪奔!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陈招娣的家人拿到骨灰时,才得知骨灰里还静静地躺着5枚钢钉,这是陈招娣多年征战赛场留下的,跟了她一辈子的纪念,是她多年艰辛付出的最直接的证明!

作为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队友,郎平与陈招娣之间有几十年的深厚战友情。当年她们两人就是住同一屋的队友,退役之后,虽然两人由于距离和工作原因难得相聚,但彼此间的感情没有丝毫改变。

在陈招娣离世后不久,2013年,郎平出任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后来接受采访时她回忆起1981年夺得首个世界冠军时两人做室友时的情景,她还记得陈招娣决赛前腰伤复发仍坚持拼完五局,最后被队友扶着走上领奖台的一幕。郎导表示正是好友陈招娣的离世,让自己感受到了“报效祖国、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才再次选择接手中国女排。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MG6em4BMH2_cNUgdg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