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泳:重症病区的“最美逆行者” 危急时刻冲锋在前

2020-03-23   长宁政法综治

来源:东方网

人物小传:钱海泳,女,1993年7月参加工作,200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管护师,现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

抗疫感言:参加武汉战“疫”让我终生难忘,更希望祖国永远健康。


不知不觉,钱海泳已经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危重症病区工作战斗了将近两个月。作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第一批支援武汉的队员,从1月23日接到待命通知,到1月24日集合出发,钱海泳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就好像去医院加个班而已。在医院同事们眼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钱海泳其实早已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她没有任何犹豫,坚定地成为一名“最美逆行者”。

“我1993年开始就一直在ICU工作,处理重症病人的能力、经验是过硬的。”作为一名从事重症监护已有27年时间的资深护理人,她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护理经验,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深深扎根于她的心间,哪里需要她,她就到哪里。在疫情的关键时刻,她冲锋在前,守护武汉,守护病人,体现出党员的高尚情操与护理人的忠贞热忱。

谈及这次支援武汉,钱海泳坦言,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2013年,禽流感爆发,我就是去公卫中心支援的一线护士,经历过非典、甲流,我的心理素质也会更好一些。”身为一名中共党员,她曾主动报名参加过甲流、H7N9等多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及传染病,大多数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而她却始终坚守在最前线,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为了抢救生命而与病毒开展殊死搏斗,不敢有一丝懈怠,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良好风采。

1月25日凌晨,钱海泳所在的首批上海医疗队抵达武汉。在进行严格的诊治规范和防护服穿着培训后,她被分配到金银潭医院危重症病区。第一天来到这里,作为小组长的钱海泳心里还有些许忐忑不安,但在感控人员严格监督下,做好三级防护后,来不及多想,她便迅速进入状态,投入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为呼吸困难的病人上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为需要血透的患者进行24小时血液透析,甚至ECMO,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喂饭翻身、注入肠内营养液,为患者做鼻饲、测血糖、采咽拭子、协助排便、心理疏导……虽然与患者之间无法用语言进行沟通,但看到他们为自己和队友竖起大拇指时,钱海泳深切地感受到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也给她的护理工作增添了力量,钱海泳顿时觉得再危险,再辛苦都值得!

特殊时期,任务重、人手紧,几乎所有人都是身兼数职,24小时随时待命。有一次,钱海泳小组里的一位当班护士呕吐,钱海泳协助她出病房,自己顶在这个岗位上,让工作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还有一次上夜班的时候,另一个护士胃不舒服,整个小组就缺了一个人,钱海泳依旧不慌不乱,做好协调分配工作,硬是把这个班给扛了下来。

因危重症病人病情复杂、治疗多,钱海泳不知多少次在重重防护的包裹下,身上的汗,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护目镜上的水汽一层又一层,不知何时早已看不清,偶尔觉得呼吸困难时,只能静静站着大口喘气,之后又很快投入忙碌工作。

十几个小时过的如此之快,一天下来,已是晚上八点钟。经过在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数次的洗手、消毒之后,脱去防护服,钱海泳如释重负,终于可以深深地喘上一口气,后背和裤腿早已被汗浸湿了,手指磨破了皮,新伤旧伤都叠加在一起,耳朵被口罩绳子勒得烧疼,勒痕久久不能散去。用她的话讲,每天“战斗”结束后,都是疲惫,甚至是狼狈,但看到有的患者病情由重变轻,有的患者病情趋向平稳,这样的“狼狈”意义非凡!

伴着路灯, 钱海泳回到驻地,接下来,还会有战斗的日夜等待着钱海泳和她的战友们。

“在这里,身虽累,心却暖。我们定会战胜病魔,平安凯旋,武汉加油!中国加油!”钱海泳的内心更加坚定……这就是她,一个为疫情防控默默奉献的人,一个选择大家、舍弃小家的共产党员。就像她的丈夫在微信留言说的那样: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