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投保指南:“卵圆孔未闭”怎么买保险?

2019-11-10   文文大保贝儿

文文大保贝儿,全网统一ID

新生儿宝宝买保险指南系列来了~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卵圆孔未闭”的问题。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在小宝宝们出生后,都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

有些小朋友在检查中会被医生告知一些“常见的小问题”,比如“卵圆孔未闭”。

大多数情况下,医生都会告诉新爸爸妈妈们,这个问题不大,不用很担心,定期来复查就好。

可是,初为人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担心,是一定会有的。

一些想为宝宝配置保险产品的爸爸妈妈,还会担心因为“卵圆孔未闭”的问题,影响宝宝的投保。

到底,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是心房间的小孔,在胎儿期是心房间的血液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经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然后遍布全身,为胎儿提供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可以这样说,“卵圆孔”是心脏在胎儿期所必须的生命通道。

在宝宝出生后,随着脐带被切断,卵圆孔也就圆满地完成了它的使命。

大多数的宝宝们在出生后的一年内,卵圆孔能够完全闭合(出生以后数月内大部分会逐渐闭合,因此出生后数月内没有闭合可能是正常的,以后会闭合)。

然而,一部分的足月儿和大部分早产儿,由于心脏发育没有完全的成熟,卵圆孔可能无法像正常宝宝一样及时关闭。

如果,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

成年人中,约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卵圆孔未闭”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

“卵圆孔未闭”=“先天性心脏病”吗?

“卵圆孔未闭”确实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一。

但是!由“卵圆孔未闭”发展为“心脏病”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因此,“卵圆孔未闭”≠“先天性心脏病”!

在新生儿期,如果宝宝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情况,请爸爸妈妈们不要太过于焦虑,只需要在宝宝出生后定期进行心脏彩超的检查就可以了。

如果,宝宝的卵圆孔在1岁之前,可以逐渐闭合,恢复正常,那么这对身体是没有影响的。

不过,如果超过了3岁,卵圆孔仍然没有正常闭合的话,就一定要重视起来了,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

“卵圆孔未闭”会有什么危害?

“卵圆孔未闭”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临床症状,早期对宝宝的身体也没有影响。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如果是在成年后,依然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情况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偏头痛、短暂脑缺血发作以及脑栓塞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梗阻性肺动脉高压、脑缺血、脑卒中等疾病。

“卵圆孔未闭”会影响宝宝买保险吗?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卵圆孔,是宝宝在胎儿时期,左右心房的一个血液通道,一般在出生后的一年内,随着宝宝的自身肺循环的建立,宝宝左右心房间的血流就会断绝,卵圆孔也会随之闭合。

如果,卵圆孔未闭已长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保时,爸爸妈妈们需要对保险公司进行如实告知,提供宝宝完整的出生病历、心脏彩超检查等复查资料。

在核保老师确认宝宝没有其他的异常情况后,通常来说,都是可以标准体承保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卵圆孔未闭”,并且已经长好了,复查心脏彩超也没有异常,是有很多重疾险产品可以选择的。

大部分的重疾险,对“卵圆孔未闭”也可以进行智能核保。

卵圆孔未闭,一般不涉及其他功能或器质性异常或改变,有很大概率可以买到保险喔~

如果,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的新生儿投保,尤其是小于2岁的,一般予以延期。

后期,等到卵圆孔自然闭合后,不论智能核保,还是人工核保,依然是可以标准体承保的。

而如果超过了3岁,卵圆孔仍无法正常关闭,对于这样的被保险人,核保的处理,就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了。

因为,这就涉及到临床上“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标准了,各保险公司处理方式也是各异的。

保险公司的核保老师会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卵圆孔大小、症状(心脏超声心动图)、治疗方式、治疗距今时间、等众多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



我们来以“妈咪保贝”和“晴天保保”这两款网红产品为例,为大家展示一下智能核保的结果。

妈咪保贝:

1、单纯卵圆孔未闭,不涉及其他功能或器质性异常或改变

2、已满一周岁且复查心脏彩超结果无异常

可以标体承保~

晴天保保:

1、单纯卵圆孔未闭,不涉及心脏其他功能或器质性异常或改变

2、已自然愈合或经治疗愈合,心脏彩超复查无异常

可以标体承保~

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啦~

我是文文大保贝儿,如果有保险方面的相关问题,都欢迎联系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