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洁面后,有没有试着感受一下,留意一下自己的肌肤状态?是紧绷的?干涩的?还是润滑的?柔软的?
有人把紧绷感、干涩感当成洗干净的表现;有人把润滑的、柔软的当成没洗干净,有残留物的表现,到底对吗?今天就来说一说。
说到洁面后的肤感,得从洁面产品中的清洁成分说起。洁面产品中含有5%至20%的表面活性剂所构成的产品配方,它们决定了洁面后的状态。
表面活性剂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洗涤剂,其他应用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精细化工领域。具有润湿或抗粘、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一系列作用。
更确切的说,洁面后的状态是由产品中的表面活性剂是否与水中钙镁离子发生反应所决定的。
表面活性剂如果能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反应,则说明这一类别的是不抗硬水的表面活性剂。就比如肥皂,肥皂也是表面活性剂,它就属于不抗硬水的表面活性剂。
用肥皂洗完衣服后会发现盆上或水池周围有一圈的皂垢,如果用它来洁面会有干涩感,还有水分的快速流失所造成的紧绷感。
如果什么洁面产品都不用,只是用清水洁面,并且没有及时擦干的话,在十分钟内也会有紧绷感。这是因为洁面后,脸部的一部分水分会随着残留的洗脸水一并蒸发到空气中了。
表面活性剂如果不能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反应,则说明这一类别的是抗硬水的表面活性剂。
这是因为钙镁离子在皮肤形成的水膜造成的,当你用手摸时只能摸到的是水膜或因水膜而起到的润滑的作用。这不是因为有残留物没洗干净。
不同的配方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不同,表面活性剂与水中钙镁离子反应的能力会有不同,所以洗完后的感觉会有不同。
了解了这个原理后,就不会陷入误区当中了。正确地认识洗护产品的原理,就可以做到心理有数并安全有效地进行皮肤的保养工作了。
如果在洁面之后,出现紧绷感,那么一定要检查一下是不是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使用了含有皂基的洁面产品
皂基是一种简便做皂的基础原料。制造香皂的生产厂商在制皂过程中加入盐,使甘油,碱液,水分与皂基分离出来,而形成100%香皂的皂基。
再用机器将皂基压成美美的形状之后再卖出,这样的香皂虽然可以马上使用,但是缺少了冷制皂中的甘油,所以洗后略感紧绷,对角质层不那么温和。长期使用有可能会造成肌肤缺水,敏感。
2.选择了不合适自己肤质的洁面产品
比如敏感性或中干性肌肤用了油性肌肤使用的控油的洁面产品。控油类的产品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与敏感性和干性肌肤产品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不同。
千万不要以为洗脸只是个简单的事情,遇到紧绷感时只有短暂的影响,忍一忍也就过去了,长此以往,会造成皮肤屏障受损、干燥,进而引发炎症等问题。
3.换季了,还没有更换洁面产品
混合性肌肤的感受尤其明显。像我自己,就是混合性肌肤,夏天时我用的是啫喱状的洁面产品,洗完后皮肤的感觉很清爽、舒服、干净。
到了秋冬季时,如果继续使用啫喱状的洁面产品就会出现紧绷感。所以我在秋冬时就会换上乳状的洁面产品,起到舒缓、保湿的效果。
和我们一年四季需要更替衣物一样,我们的皮肤也需要最细心的呵护。因为紧绷感对肌肤具有2大破坏性,一定要注意:
1.造成天然保湿因子的流失
天然保湿因子在角质层中与水结合,并通过调节、贮存水分达到保持角质细胞间含水量的作用,使皮肤自然呈现水润状态。
在清洁时如感觉紧绷,说明把皮肤的天然保湿因子也洗去了一部分。
如果天然保湿因子缺乏或不健全,就会造成肤色黯沉,产生细纹并变得干燥、敏感。这是因为皮肤失去了从空气中主动的吸湿和保湿的能力。
2.造成脂质的流失
皮肤外含有一层润泽脂质,由皮肤腺分泌和角质细胞崩解的脂质共同组成。
脂质是皮肤锁水的核心。使用不合适的洁面产品清洁时,锁水的脂质会被洗去一部分,肌肤锁水能力开始下降,水分也加速流失,所以会感觉紧绷,长期使用会让皮肤的保护屏障受损。
建议:
选择合适的洁面产品,减少对肌肤的伤害,避免天然保湿因子和脂质的流失,保持皮肤的水分。
中干性及敏感性的肌肤,应选择乳状的洁面产品,不起泡,对皮肤温和,帮助肌肤维持水润的状态。
换季时记得要根据自己的肌肤情况对洁面产品做出及时的调整。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别忘了在洁面后,涂抹了爽肤水后,及时使用精华和面霜进行锁水。
保持肌肤水嫩饱满的状态,完美护肤,从正确洁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