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用面膜的注意了!药监局官方提醒:医美面膜是个陷阱!别瞎用

2020-01-03   MiyaShare

这两年医美面膜被炒的红红火火。每次说让大家适度看待面膜功效的时候,总有小伙伴说:建议使用医美面膜。医美面膜安全性高,功效好。

如果在此之前你一直还认为医美面膜相比普通面膜来说功效更好,更安全,能放心大胆的无限制使用。那现在应该醒醒了。就在昨天国家药监局官方网站对“医美面膜”做出辟谣。

Miya对官方内容做出整理,内容如下:

标题:警惕面膜消费陷阱;



主要内容:

不存在所谓的“械字号面膜”

所谓的“械字号面膜”其实就是医用敷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医用敷料可以用在创面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吸收创面渗出液,为伤口提供适宜修复环境的作用。医用敷料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传词语。不得含有夸大适用范围有误导性和欺骗性的宣传功效。

因此,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医疗器械产品也不能归属于面膜。


“妆字号面膜”不能宣称“医学护肤品”;

“妆字号面膜”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普通面膜。这类不仅包括面膜还包括手膜、足膜、眼膜、泥膜等等。根据监管制度,这类面膜有2种划分:

1、宣称有美白、祛斑等特殊功能的产品,上市前需要有特殊用途化妆品的申请审批;

2、上市前申请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产品,只能宣传保湿、清洁、滋润的功效。

同时,化妆品类不能夸大宣传产品为“医学护肤品”或“药妆”,都属于违法行为。


如何正确使用面膜?

1、医用敷料应该在允许范围内,由具有资质的医生指导,并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能作为日常护肤品长期频繁使用。

2、面膜类化妆品应该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虽然化妆品没有明确的用量限制,但面膜并不是越频繁使用越好。对于皮肤敏感的消费者而言,如果每天使用,可能加重皮肤敏感程度,反而不利于皮肤健康。


内容解读:

1、医美面膜是个伪概念;

医用敷料是用于医美术后在创面上帮助修复的医用器械类敷贴产品(当然,医美后不用也完全可以)。面膜是生活化场景使用的护肤产品,而医用敷料是在专业医生建议下使用的产品,不应该作为日常面膜使用。

另一方面,大多数医美面膜打着无防腐剂色素添加的噱头,号称更安全。但成分表中赫然标注着防腐剂。


2、除了有特殊批复申请的产品,普通面膜只有保湿、清洁、滋润的作用;

关于面膜的功效Miya之前说过很多次。从皮肤结构来说:护肤品要对皮肤起作用最起码需要穿透角质层。而从法规角度来说:宣称有美白等功效的产品需做“特殊用途化妆品”。没有特殊申请的产品都只能起到保湿的作用。

而很多姑娘说使用了某款面膜真的感觉美白了,皮肤细纹减少了。感觉美白的根本是通过面膜服帖增加了皮肤角质层水合程度,让皮肤对光的折射性更好。比如:从泳池或汤池里泡一段时间出来会感觉皮肤变白,变得更通透。


3、面膜不是护肤的必需品,不可每天用;

今天早上还看到有人留言说50多岁了,坚持每天一片面膜好几年,皮肤比同龄人年轻20岁。比同龄人年轻20岁我是相信的,但我绝不认同这是面膜的作用。

皮肤的好坏绝不是用面膜、精华、哪怕上万元的面霜就能改变的。甚至我见过很多姑娘宣称每天使用面膜,在素颜情况下社交距离明显能看得出脸颊有明显的泛红及轻微红血丝。在询问皮肤状况,必然伴随着容易敏感、过敏等问题。这就是长期频繁使用面膜的结果。

面膜并不是护肤的必需品。可以把它当作一种生活的仪式感,但请不要相信任何面膜能让你的皮肤起死回生。甚至在任何皮肤问题严重时要避免使用面膜。因为面膜的封闭性增加了皮肤角质层水合程度。角质层含水量高后,角质排列被打乱,角质与角质之间缝隙增加,外界的刺激物等更容易进入皮肤,内部水分也更容易流失。


OK,总结今天的内容:

1、医美面膜不存在,械字号敷料可以作为医美术后使用,不可日常频繁使用;

2、没有特殊用途申请审批的面膜只有保湿、清洁及滋润的功效。普通面膜不可宣传美白、祛斑、祛痘等功效;

3、任何面膜不可每日使用,会加重皮肤敏感,影响皮肤健康。

——END——

我是认真聊护肤的Miya,希望我的内容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跟我一起理性护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