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强奸案的报案率都非常之低,据不完全统计,美国被性侵者的报案率只有12%,中国只有7%,日本更是低至4%。
为什么大部分性侵受害者都选择不报案呢?虽然每个受害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但不报案的原因却大致是相同的。
有的是被行凶者威胁,担心被报复,有的是感到屈辱和丢脸,不好意思开口,更多的则是害怕名声受损,害怕亲朋好友们知道,害怕别人指指点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选择报案,在和警方回忆事件的时候,所遭受的内心折磨不亚于事件本身,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伤害”。
美剧《难以置信》对“二次伤害”的诠释极为深刻,看完之后你会对女主的遭遇抱以无比的同情,对办案的警察抱以无比的愤怒,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该剧改编自普利策奖获奖报道《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和美国生活广播剧集《疑点剖析》,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案件。
2008年8月,美国华盛顿州林恩伍德市,少女玛丽向警方报案,说自己被强奸了。
很快,一个值班警员就赶到了玛丽的公寓,在养母的陪同下,玛丽向他讲述了自己被性侵的过程。
她说昨晚和朋友打了几个小时的电话,正迷迷糊糊要睡着的时候,一个蒙面的白人男子闯入她家,持刀威胁她不要叫喊。
他用鞋带绑住她的双手,用布蒙住她的眼睛,然后强奸了她,结束后还给她拍照,威胁她说如果告诉别人,他就公布照片。
没多久,两个专门负责该案的警察来到,他们再一次询问了玛丽一遍,然后将玛丽送到医院检查取证,接着又把她带回警局录取口供。
亲友、警察、警察、医务人员、警察,在短短不到二十分钟的剧情里,玛丽就重复回忆了五次自己被性侵的过程。
随后,警方展开了调查,但一无所获,玛丽的公寓没能发现任何强行闯入的痕迹,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性侵的证据。
绑她的鞋带,是她自己的;威胁她的刀,是她家里的;而且没有指纹,没有目击者,没有精液,也没有嫌疑人留下的DNA...
警察重新拿起玛丽的口供,发现了一些前后矛盾的地方,他们不禁对玛丽产生了疑问,开始调查玛丽的过去…
他们发现,玛丽原来是个不幸的“问题少女”,她有着不堪的童年,她的青春是在一个又一个寄养家庭度过的….
在这一个个不断更换的家庭里,玛丽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她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受过虐待,吃过狗粮。
无疑,这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少女,负责该案的两个警察开始怀疑这起强奸案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玛丽的一位养母告诉负责的警员,说感觉玛丽被性侵后的表现,似乎有点不太正常。
她好像没有那种伤心欲绝,痛不欲生的感觉,还是跟以前一样上班,购物,回家,还是跟以前一样偏执,敏感,不听话。
养母向警察透露说,玛丽曾经为了博取关注而做过一些异于常人的事情,所以,强奸案会不会是她故意搞出来的一场秀呢?
养母的猜测和警察的想法不谋而同,于是,警察又找到了玛丽,变着法子提问和引导,不断的试探甚至恐吓。
玛丽终于改口,表示自己梦到被强奸,感觉就像真事一样。
这种委婉的说法当然不能让警方满意,最后,玛丽颤抖着承认自己撒了谎,报了假案。
玛丽的认罪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她的朋友从此不再待见她,她的身边全都是鄙视的眼光。
她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住房,还被各种骚扰和辱骂。
这还没完,随后警方还起诉了她,罪名是“谎报性侵犯”。
一时间,全世界都站在了玛丽的对立面,难以承受恶意和压力的她,曾一度想要跳桥自杀。
幸好,她没有。
三年后,2011年,科罗拉多州,戈尔登,女警凯伦正在调查一起强奸案。
这场性侵持续了四个小时,凶手作案手法周密,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凯伦从同样是警察的丈夫口中得知,他所在的威斯敏斯特警局,前不久也接到了一起类似的案件。
于是,凯伦前往威斯敏斯特警局,在与负责案件的女警格蕾丝沟通交流之后,两人确定,这是一起连环强奸案。
这个嫌犯非常狡猾,总在不同的辖区犯案,他会清理现场,不留线索,但有个习惯,喜欢在临走的时候拍照留念。
一番讨论之后,凯伦和格蕾丝决定资料共享,联手破案,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终于将嫌疑犯麦卡锡逮捕归案。
警方在搜查麦卡锡的物品时,找到了很多受害者的照片,其中包括了那个承认自己报假案的玛丽。
麦卡锡最后因性侵各年龄层的多名女性入狱,被判了327年,达到了最高年限。
玛丽终于沉冤得雪,一洗清白,林恩伍德市政府除了退还上次起诉她的罚款,还给了她相应的赔偿。
最重要的是,她终于可以走出阴影,开始怀抱新的生活...
《难以置信》有很多破案的情节,但抓住罪犯并不是这部剧集想表达的主要内容,性侵受害者的心理创伤,社会对其的二次伤害,才是它真正的主题。
这是一部非常优秀也非常有意义的电视剧,不但情节生动流畅,演员演技出色,而且它还可以让你明白两件事情。
第一,为什么大部分性侵受害者会选择不报案,第二,为什么女性在执法系统里的存在非常重要。
在剧中,你可以明显感受到男警察和女警察对待性侵受害者的区别,相对于男警察,女警察更细心,更温柔,也更体贴。
比如说凯伦,她在性侵发生后,会创造安全封闭的空间,会边询问线索边安抚受害者的情绪,格蕾丝同样负责,保护自己的受害者就像保护自己的孩子。
然而,和玛丽打交道的基本都是男警官,他们的表现相对机械,在玛丽的情绪尚未平复的时候,一遍遍地要求她回忆案发时的情景。
每一次回忆,都伴随着恐惧和折磨,既要忍受痛苦还不能出错,这对一个刚被人侵害不久的女孩来说未免苛刻。
而后来他们诱导和恐吓玛丽,逼迫她承认自己撒谎的行为,更是让人出奇愤怒。
不过,观看这部剧,除了愤怒,更多的是心疼,特别是最后两集,可能会让你眼上沾满泪花...
“这可能不是你人生中最后一次被人误解,我想知道,如果不公正的事情再次发生,你会怎么做?”
“我知道我该说,如果再来一次,我不会说谎,但事实是,我会早一点说谎,说得更好些。
无论有人说他们多关心你,他们其实不关心,我是说,也许他们想关心你,或者试图关心你,但是最终其它事情变得更加重要…
我想开始就该说谎,因为即使有好人,即使是那些你可以信任的人,如果真相令他们感到麻烦,令他们觉得不便,他们就不会相信。“
幸好有两位女警官,让玛丽重新拾起对人的信任,对生活的信心。
影片最后,她给凯伦打了个电话,向凯伦和格蕾丝表达了感激之情。
她感谢两位女警官的付出,是她们,令自己的人生不再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