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2019-10-05     中农庄稼植保

杨梅褐斑病又名杨梅炭疽病,属真菌性病害,凡杨梅产地几乎都有分布。为害叶片,进而使花芽和小枝枯死,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呈浅红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直径4~8毫米。后期在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子囊果。当叶片上有较多病斑时,病叶就干枯脱落,受害严重时全树叶片落光,仅剩秃枝,直接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

杨梅褐斑病发病原因

从5月中旬到6月下旬,在病叶中均可查到子囊孢子。该病菌侵入叶片组织后,潜伏期可达3~4个月,在7~8月高温干旱时停止蔓延,8月下旬出现新病斑,9~10月病情加剧,并开始大量落叶。该病一年发生1次,无再次侵染。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与5~6月雨水多少密切相关,雨水少、发病轻,反之发病重。 在土壤瘠薄、缺少有机质的情况下,树势衰弱,容易发病。 在排水良好的沙砾土或阳光充足的杨梅园发病较轻。

杨梅褐斑病的的预防方案

褐斑病:关键时期用药,萌芽前半个月: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展叶开花期:靓果安300倍液+有机硅喷2次,其中有一次搭配沃丰素600倍液。

杨梅褐斑病的治疗方法

对于已经上杨梅褐斑病的,用靓果安、大蒜油,沃丰素连续喷雾2-3次,间隔2-3天喷一次,第一次可复配吡唑醚菌脂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zpgnW0BMH2_cNUg5R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