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南非出土的古人化石,脚没有我们一半大,她的身份特殊

2020-10-13   李旭科技

原标题:1997年南非出土的古人化石,脚没有我们一半大,她的身份特殊

在研究人类文明的进化方面,考古学家们倾注了大量心血。只是由于形成化石和遗迹的条件有限,加上人类骨骼十分脆弱,因此很难出现大量的古人类化石,目前考古学家们找到有关南方古猿的化石已经是最久远的发现了。

然而,南方古猿同样存在分支,人们并没有彻底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进化过程。为了尽可能还原人类历史,考古学家们仍在不断努力,而出土于埃塞俄比亚的“露西”被誉为人类的祖母。

事实上,“露西”并不是距今年代最久远的古人类化石。虽然她的外形更接近于现代人类,并且已经具备直立行走的能力,但是考古学家们认为,“露西”死于一场意外,并且更接近于高空坠落,因此她的头部化石存在较大的缺陷,无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南方古猿。

直到1997年,考古学家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位于南非一处洞穴中的古人类化石,并且根据外形特征将其命名为“小脚”。根据相关研究,“小脚”的足部只有现代人类的三分之一,并且这很有可能是研究影响他们进化和发育的重要线索。

借助于先进的科学仪器,人们发现“小脚”与现代人具有90%的基因相似性,并且身高不足1.5米,与“露西”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而特殊的是,“小脚”生活的年代要比“露西”早几万年。

考古学家们通过研究“小脚”的身体结构,认为他们大部分时间仍然生活在树上,所以颈部和上肢更加强壮,而足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进化。

这样一来,“小脚”将很大一部分营养用来支撑自己在树上的运动消耗,无法为大脑提供更多的营养来源,所以他们这一种族其实远远没有“露西”发达,更容易被淘汰。

不过,考古学家们也十分理解,毕竟几百万年前的生活中,依然需要靠大自然的给予,“小脚”很有可能是选择了树上拥有丰富的水果以及相对安全的环境。遗憾的是,他们也因此失去了变得更加强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