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做完六十四型MBTI性格测试后问:
世保观点:
十六型MBTI和荣格八维,是通过你已有的认知做选择题,然后再通过功能分析界定你的性格类型,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你已有认知的梳理,不是对你真实性格的识别,如果十六型真的能做到识别你的真实性格,你不可能有四种类型的性格,你也不能说那个性格测评工具有何问题,因为它只是对你的认知经验做过四次总结,每次结果都有不同。
否定六十四型MBTI测评工具的人非常多,主要原因可能是人已经失去了与自我的联系,通过社会化被环境同化,同化之后的人形成的性格是社会性格,不是个人性格,六十四型工具旨在促进人内求,而不是在外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为这样做,并不符合个体生命能彰显的价值,做性格测试的目的是了解自己,定位自己的性格,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性格潜能,为根据性格改善沟通、根据性格做职业规划奠定根基。
六十四型是突破你已有的认知、去深入探求你潜意识的真实性格,通过十二道题定位出你的主导性格为随和(SF),在这一点上,你基本认可,你对次级性格稳重(ST)是非常不认可的,你认为稳重(ST)跟你的认知不沾边,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你出现了盲区,既然你感觉自己是逻辑性思维,在任务情境中工作任务为主,你不是稳重(ST),那你是什么呢?而且你做决定反复思考,那为何你不是稳重(ST)呢?
判断你的次级性格是否是稳重,有两种方法。
第一、通过你呈现的表象来判断,你说自己懒散拖延,懒散拖延是你主导性格随和的负面,通过利他、合作增效可有效处理懒散、拖延的现象,毕竟你是人际关系优先的随和,先挖掘主导性格的内在优势,再针对工作任务,可更好地心力聚焦,充分调动你的逻辑性思维,处理好任务细节存在的瑕疵,走完这个流程,回过头来感受思考,你就会发现稳重(ST)确实是你的次级性格。
第二、你异性家长的主导性格(本性)是稳重(ST),在你这边是次级性格,这一点特别重要,六十四型认为性格的构成是自己的本性、附加父母的本性构成,自己的本性对应你的主导性格,异性家长的本性对应你的次级性格,同性家长的本性对应你的抗压性格。有了这个认知,充分地认识自我成为可能。
你对六十四型给你推荐的职业也不认可,你觉得这些职业并不适合你,我个人认为,你当下之所以存在懒散拖延现象,或许你的性格与专业匹配度不高,工科需要物理成绩好,你的物理不是你的强科,你的强科是生物,其次是数学和化学,既然你已经做出了选择,你可通过合作掌握学习,找到你学习的舒适区,合作对应你的主导性格随和(SF)、掌握对应你的次级性格稳重(ST),先与学友合作增效,再独自掌握知识和技能,可调动你性格中的学习潜能。
网友反馈:
世保回复:
1、性格与学科、性格与专业的匹配要基于对性格更深的理解,在学科方面,你会因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上的课,因为你的主导性格是人际导向的随和、次级性格是任务导向的稳重,那种关心学生、有责任心的老师容易得到你的认可,你学科方面物理成绩好,可能是这个原因,生物成绩不好或许是跟老师的授课风格有关,你的听课风格有可能不习惯老师的授课风格。在大学专业方面,尽管你成绩比较突出,你说实际上,自己对于擅长和喜欢的事情很难坚持做下去,为此你很苦恼,想知道是何原因,我个人认为,是性格与专业匹配度不高,你是人文素养高于科学素养,本性中感性含理性。我建议,你以后可考虑做理转文的工作,相对于做事情,你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可进一步提升你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是你的加分,当然你不一定要考虑我在性格测试报告中所推荐的职业,那本身对你只是个参考,你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更多的选择。
2、稳重是你的次级性格,是任务导向的,你遇事会激活你的逻辑性思维,随和是你的主导性格,你遇人会激发你的思维跳跃,这两者是需要区分的。对你而言,你的主导性格随和有点瞻前顾后,会想很多,你的次级性格稳重做决定会比较谨慎,需获取充分的信息才会做出决定,你说反复思考更多的是犹豫,是思考深度很低的表现,我不会这么认为,反复思考恰恰是对对错很敏感,体现了你次级性格的完美主义倾向,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是属于逻辑思维的,有分析力的,思维是缜密的,怎么会思考深度很低。至于你说异性家长不是特别符合稳重,你觉得他有一些浮躁和回避,他浮躁和回避的恰恰是不适合自己本性的事情。至于其他点的疑问,留给你去感受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