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主母》刚一开播就是摄人魂魄的“双女夺夫”事件,剧情越往后看越“摘神经”。
蒋勤勤把角色在婚姻中的悲剧与在亲情中的大义刻画的入木三分,用细腻的情感表达出了绵绵不尽的女性本性。
剧中的沈翠喜柔软又不失坚韧的力量,撕心裂肺直击内心深处。
从题材上来说,《当家主母》是一部讲技艺传承的女性情感剧。虽然国内关于古装商战的剧集很多,但是能剥离商战讲好“女人故事”的电视剧不多。
相比较而言,《当家主母》更注重观众的真实感,剧中有清朝时代对女性的要求,也有现代社会对女性价值的思想探讨。
《当家主母》围绕着苏州四大织造之首任家主母沈翠喜,描绘了百年世家的商场沉浮故事,塑造了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
作为整剧灵魂人物的沈翠喜,通过她不仅反映了清代门弟的等级差异,更是有意识的探讨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与压抑。
《当家主母》最开始播出的时候,观众对沈翠喜这个贤德的女性形象是有过质疑的,大家的看法各异,分为两派:一派支持雪堂与宝琴的“恋爱大过天CP”;另一派支持合乎礼教的雪堂与翠喜“家族模范CP”。
随着剧情发展,观众对沈翠喜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更看好她,最后女二也被女主的魅力深深折服,这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电视一出场就是“沈翠喜怒扇曾宝琴”的名场面。这个女人不好惹的形象一下子刻在了观众的心理。
2.沈翠喜没料到丈夫婚后真背叛了她,内心受到暴击
3.沈翠喜从小受恩于任家,听从任母的安排成为当家主母,她一直很压抑自己的情绪循规蹈矩,曾宝琴是她容忍底线。
但是,当沈翠喜这巴掌打下去,丈夫开始维护雪琴时,她无从选择,只能瞪眼睛回怼。她的意思很明确,今天雪堂必须要站在她这边!
所以,沈翠喜怒瞪任雪堂那瞬间的蕴含了女性尊严、家族地位和警告的意味,蒋勤勤对此处剧本的理解和动作的表演非常合理。
二是,沈翠喜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悍妇,那是唯一一次情感失控,她实则是一个性情仁厚的女性,这点在第三集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修缮姨娘宅院时,她看到工匠班头说起如何糟践雪琴居所时已微微蹙眉。而她步入正院细细端详了内宅陈设后,决定抛弃陈规偏见给姨娘小院开了侧门,可以说这一举动在当时的社会已经很是宽容了。因此,看到一切的雪堂被翠喜的仁厚触动。
两人四目相望之下,这双瞳剪水的小瓜子脸映入了丈夫的内心,蒋勤勤演活了失爱妇人的幽怨与期许,这让我们看到了丈夫的宠幸对妇女来说无论是情感还是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从第四集“雪堂被人暗算,下落不明”的剧情中之后,任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如果说,一开始沈翠喜是带有审问色彩的强势女性,后面则是让人感念的家族工具人。她嫁的不是任雪堂,是任家。她挡的不是曾宝琴进门,而是让任家灭顶之灾的祸事。
在桩桩件件与官府的打擂中,一个弱女子举步维艰,她用自己的智慧与韧性解决了大小麻烦事,这个人物处理的过程肯定有演员的见解。
在如何理解人物和把握的人物性格等方面,蒋勤勤既抓住了古代封建下女性的普遍性,又抓住了沈翠喜这个人物所具有的关键性特质。
沈翠喜与丈夫任雪堂之前有怨有怒、有嗔怒有惶恐,但唯独没有喜和爱。一个江南名士,一个大族当家主母;一个眉清目秀,一个盈盈秋水,这样一对绝世佳人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这得问编剧。
但是蒋勤勤很注重情绪的传递,她演出了女性的百态情绪。
面对知府,翠喜不动声色的八面玲珑;面对任家“董事团”的施压,翠喜不徐不疾的沉稳,蒋勤勤展现的角色有沉浸感。
而我最期待看到的是她与魏良弓的对戏,世俗喜欢挑战一切传统,女性观众天然爱高甜八卦。
看过经典琼瑶剧《苍天有泪》观众肯定会记得眉目如画的女主“雨凤”,用沉鱼落雁形容绝色不为过,那样的美貌堪称天下无二。
但是话又说回来,“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的雨凤可能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当下现实社会里的女权意识正在兴起,自从《延禧攻略》过后,观众对古装剧情的期待值里更倾向于“现世报”情节。
从《苍天有泪》的雨凤变成了《当家主母》的沈翠喜并非女神蒋勤勤的颜值变了,而是这个时代的审美需求变了。
蒋勤勤饰演的《当家主母》沈翠喜,既有传统女性的坚强,也有现代女性的独立。在电视剧的花絮视频中可以看到蒋勤勤对角色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反复推敲。
在“翠喜怒扇宝琴”的镜头中,翠喜在屋中需要几步动作完成,完成力度如何,观者怎么看,拍戏的对手需要多大尺度.....等等问题,都是她在拍摄现场不断的与周围打磨出来的,体现了演员的责任心。
其实从《当家主母》中,不难发现蒋勤勤有独特的女性角色感,作为以“颜值”见长的女性,她在不同题材都能表现出演员的无限张力,为了戏可以展现女性韵味,也可以弃美塑角色。真正的好演员为角色服务,为观众服务,为作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