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病态”父女关系,往往可能毁掉女孩,成年后难以和异性亲近

2022-09-13     母婴参考

原标题:两种“病态”父女关系,往往可能毁掉女孩,成年后难以和异性亲近

两种“病态”父女关系,往往可能毁掉女孩,成年后难以和异性亲近

在心理学书籍上看到过一句话:

“人最初的情感通常产生于原生家庭。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感受到的温暖和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日后的亲密关系模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现有些女孩,成年以后往往很难跟异性亲近起来,她们渴望被爱,却又无法正常跟异性相处,内心过度敏感自卑,防线过重,感觉无法轻易交付出真心。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实际上,你们的表现,多与原生家庭有关,特别是和父亲的关系,影响着你们在感情上面的表达。

父亲的态度,影响女儿的未来

教育学家斯宾塞说过:“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

你们的态度,往往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与女孩而言,父亲是她们接触的第一位异性,通过与父亲的相处,将会学习到日后如何正确地与异性相处,与对方建立亲密的连接。

特别是在女孩3~6岁左右,她们将会经历一个重要的时期,女孩的性别意识开始得到提升,她们渴求获得异性的肯定和认同,格外黏着爸爸,开始有意无意地“排挤”妈妈。

这一信号,多半意味着父亲已经作为一个“性别符号”,承载着女儿对来自异性的爱的需求,如果你们能与孩子之间培养健康的亲密度,往往有助于女儿日后更加从容地与异性接触,有爱人和被爱的权利。

心理学研究也有发现,一个人婴儿时期需求的满足,会对她们成年的情感类型息息相关。她们在童年时候获得的关注和爱,则是日后与她们建立亲密关系的养料。

警惕两种“病态”的父女关系,可能毁掉女孩

3岁以前:父女关系过于疏离

很多中国的父亲,他们爱孩子的方式可能相对内敛,尤其是面对女孩,父女关系往往处于高度回避的状态——父亲拒绝向女孩表达爱意,很少跟女儿亲亲、抱抱,与女儿关系疏离。

例如,只要跟女儿处在同一个空间,父亲便觉得浑身不自在,不知道跟女儿说什么,也会阻止女儿的靠近,让她们有事去找妈妈。

长期被遭到拒绝的女孩,多会出现以下几种结局:

1、出现低自尊或者讨好型人格

0~3岁的女孩,正是渴望异性认同的时候,她们希望得到第一个异性,也就是父亲的关注和赞美,以此来获得满满的安全感和个人价值。

如果父亲总是无视或者回避孩子,可能就会导致其自尊心受挫。使其变得不自信,内心自卑敏感,过分在意异性的情绪,在异性面前不够自信,日后总想着讨好对方。

2、导致女儿难以进入亲密关系中

父亲的过度回避,也容易导致女孩对表达亲密有羞耻感,过度自我保护。

不敢跟异性接触,当对方做出稍微亲密一点的行为时,女孩就会忍不住后退,对此感到恐惧,又过分羞涩,觉得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然而实际上,孩子们对于异性的爱又是异常渴望的,心理上的割裂感常常折磨着女孩。

6岁以后:父女关系过于亲密

有句老话叫“女大当避父”,心理学上认为,培养界限感的黄金时期是在孩子六岁左右。

进入到这个年龄段后,孩子的性别意识比较强烈,开始区分男女相处的界限,父母就要学会给孩子灌输自我保护的概念,学会跟异性保持科学的距离,即使是父亲,也不能逾越底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f612ab196023aedd68f7006a244bf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