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毒床”还有多少人在用?别毁了家庭而不自知

2023-01-14     有意义的旅途

原标题:这张“毒床”还有多少人在用?别毁了家庭而不自知

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她家的客厅里放了一张小床,打扫得非常干净,我就有点好奇,这张床是谁睡的呀?朋友说是老公睡的,自从有了孩子,他们就分床睡了,一开始老公睡在次卧,后来女儿大了,就把次卧让给了她,老公在客厅支了一张小床,这几年都睡在这里,经常来家里玩的朋友都知道,也都理解。

正说着话,朋友的老公下班回家了,见面非常热情,还有点歉意,说中午有个应酬要出去吃,说完也不跟老婆招呼一声,拿着车钥匙就走了,朋友好像有事还没说完,于是就追了出去,俩人在楼道里说了两句,彼此的语气都不太好,不一会朋友回来了,我有点尴尬,谁知朋友倒无所谓地说,我们两个经常因为一点小事争吵,都习惯了,过日子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嘛。

我们的话题从工作聊到了孩子,又从孩子聊到了家庭,她叹口气跟我说,这几年感觉太累了,两个孩子要操心,老公也不理解,还动不动就指责她做得不好,要不是因为孩子太小,她早就想离婚了,我心里一惊,其实从他们两个的相处模式中就已经看出来,夫妻俩的感情已经很淡了,我的视线不经意间落到了客厅的小床上,试探性地问她,你俩的问题,是不是出在“分床”这件事上?朋友诧异地抬头,有了孩子不都分床吗,挤在一起谁也睡不好呀。

这张“毒床”,毁了多少夫妻?

年轻夫妻最容易分床的理由,莫过于孩子的出生,一开始是怕耽误老公休息,因为孩子太小,晚上要频繁地起来照顾,后来是孩子睡觉需要比较大的空间,一家三口挤在一起,谁也睡不好,再后来是孩子离不开妈妈,不想分房间睡,最后,夫妻俩都习惯了分开,偶尔在一起还挺别扭的,分床睡也就成了夫妻的常态。

等到孩子大了,有了独立的空间,夫妻总算可以在一个房间了,可是问题随之而来,不是一方嫌弃另一方睡觉“没人样”,就是被嫌弃打呼噜,所以还是继续分床吧,可是分出去的这张床,是其实是有“毒”的,此毒非彼毒,是荼毒的毒,分的是床,离的是心,毁的是家庭。这张“毒床”带来了什么危害?

1、夫妻关系在隐形下降

很多夫妻认为只是分床睡,但平时还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并没有觉得受什么影响,但其实分床睡的夫妻亲密关系正在下降,很多人误以为这种疏离是因为老夫老妻没什么激情了,但其实分床睡是诱因之一。

韩非在《韩非子》曾说过,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分床睡的夫妻,彼此的心隔的就远了。

如今的年轻人彼此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非常大,晚上睡觉时是他们最放松的时间,也是感情交流最好的时间,所以可以有效地促进夫妻之间的亲密度,但如果总是分床睡,这种渴望交流的意愿就会逐渐下降,最后变得无话可说,就像有一个妈妈开玩笑说,我老公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夫妻变成了舍友,这是多无奈的一件事。

2、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

婚姻不只是一张床,还有理解和爱,彼此多交流,包容度就会越高,一些小矛盾开句玩笑就过去了,但夫妻感情疏远了,就会斤斤计较起来,谁也不想退让和妥协,家庭不再是温暖的心之向往,变成了鸡毛蒜皮,所以,夫妻感情好不好,看一张床就知道,面和心不和的夫妻,多数都分床睡了。

3、父亲和子女关系下降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独占妈妈的例子,孩子和妈妈睡在一个房间,把爸爸踢出去,即使偶尔爸爸过来,孩子也表现得非常排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他跟妈妈是最好的,爸爸是外人,所以有什么事情都会跟妈妈分享,他的所有事情也都只允许妈妈参与,就会本能地排斥爸爸,爸爸想要跟孩子相处就变得非常困难,孩子在内心不接受爸爸,也不会接受爸爸的教育和引导,时间长了,亲子关系就会受到破坏,另外,丈夫总是不参与育儿,就看不到妻子的辛苦,不能切身感受妈妈的情绪变化,这样也不利于夫妻的沟通和交流。

4、影响孩子的心理

夫妻分床睡,感情变淡,矛盾就会随之而来,如果总是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会蒙上一层阴影,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本应该大于亲子关系,结果变成了孩子跟妈妈在一起,把爸爸排斥在外,爸爸角色的缺失,也会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父母何时跟孩子分床睡?

对于妈妈来说,孩子还太小,舍不得跟他分开,所以在卧室安装一张小床很有必要,父母在大床上,孩子既可以单独睡,也不用担心没人照顾,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就要跟父母分开了。原因也很简单,孩子逐渐大了,有了性别意识,也需要锻炼独立能力,总是跟妈妈一起,不利于他养成好习惯。

一开始肯定有点困难,孩子不适应新的睡眠环境,父母可以哄着孩子入睡,晚上起夜给孩子盖盖被子,等到养成好习惯,也就不会再黏着妈妈了。

所以,夫妻不宜长时间分床睡,不利于夫妻关系,也不利于亲子教育,这张“毒床”可谓危害不小,还是别再用了,您觉得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f25973f477138f6846a6971805ba6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