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衢连万里 大道任驰骋
——高质量交通助力现代化新湘潭建设
文/ 谭涛 李朝晖 张亚萍
变则通,通则达。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在行动上冲锋在前、发展上率先突破、作用上先行引领,牢牢把握人民交通为人民的根本宗旨,深入践行建管养运“四好”理念,坚持以“五化推进”为抓手,致力于擘画中国式现代化湘潭交通运输新蓝图,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两桥两路”(杨梅洲大桥、下摄司大桥、G320湘潭绕城线三期、G240沪昆高铁韶山南站至湘乡公路项目)顺利复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成功申报,湘乡成功创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按照“畅通通道、织密网络、建强枢纽、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全面构建“大交通”格局,让湘潭道路运输体系“成环成网”。
7月份,湘潭市迎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长株潭联合申报第二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强链补链城市成功!今后,湘潭市将携手长株两市合力打造互联互通、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推动综合货运枢纽扩功能、增动能、提效能,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项目方面,湘潭市全力推进“两桥两路”复工复产,目前下摄司大桥、杨梅洲大桥项目已全面复工,G320湘潭绕城线三期项目城区段主体工程已完工;G320湘潭绕城线三期与G240项目共线段5.65公里全线路基已拉通,G240项目的路基已拉通。醴娄高速全年累计完成产值24.45亿元,占年度产值任务的135.83%。
在水运项目方面,市交通运输局高质量完成《湘潭港总体规划(2035年)》编制,并于今年2月获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创造了省内同类规划用时最短的“湘潭样板”。铁牛埠港区配套疏港铁路、九华港区长株潭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项目已纳入交通运输部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未来,湘潭市将全力推动全市港口资源整合,努力实现“一城一港一主体”战略布局,推进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在农村公路方面,湘潭市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02.6公里,完成进度达122.14%;完成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建设137.98公里,完成进度达116.93%。
推进出行服务品质化
高速公路旁的非法广告牌越来越少了,农村公路旁的安防设施越来越多了,铁路沿线的风景越来越美了,这是今年新出现在湘潭道路两旁的新变化。
一系列让人惊叹的变化折射出这样一个事实——湘潭人的出行品质越来越高。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进高速公路“三保三大”(“保安全、保畅通、保服务,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将公路“路长制”延伸并覆盖全市所有高速公路,全市7条高速公路都有一位副市长担任“市级路长”,联点督导高速公路“三保三大”专项行动,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区域的焦点、难点问题。
截至目前,湘潭交通运输部门共拆除全市高速公路控制区违法广告牌146处、规范整治57处,下发强制执行通知书10处,完成整改率达100%。
同时,全力打造铁路最美风景线。突出规划引领,立标打样,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沪昆普铁湘潭段综合整治规划,突出红色旅游、人文景观、自然山水,规划了30个示范创建点,打造整体、系统、规范的“安、畅、绿、美”铁路风景线。目前,湘潭市共建成5处“立标打样”点,亮点纷呈,如岳塘区聘请第三方设计单位,修缮更新板塘城铁站人行天桥,安装夜间灯带,安全性、观赏性大大提升,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湘潭县聘请专业施工单位,依山就势、对6700平方米荒地设计规划,打造集休闲、娱乐、宣传于一体的小型文化主题公园。
此外,市交通运输局全面推进西环线开通初期运营,协调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完成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并做好轨道交通与城市公交“无缝”换乘等工作,于6月28日成功实现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初期运营。
推进行业治理现代化
“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理应‘先行一步’,率先在推进行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突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湘潭市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面对普通国省道大中修资金难以筹集这一难题,湘潭市探索优化管理模式,开创性地设置一段“过渡期”进行养护体制改革。在此种模式运行下,县级“释放压力”,在力所能及的日常养护任务中激发工作热情;市级“重燃动力”,在富有挑战的大中修工程中展现担当作为,今年一、三、四季度湘潭市国省道养护日常巡查工作均排名全省第一。
同时,创新建设“法治交通”,组织开展“基层站队开放日”活动,邀请企业管理人员、驾驶员、媒体记者代表等“零距离”体验交通运输案件处理全过程,联合湘潭市广播电视台打造科普栏目《法治交通》;“八五”普法典型经验作为全省唯一的典型创新案例被推荐至交通运输部;执法系统试点工作获省交通运输厅书面表扬。
其次,深化科技治超成效,强力治理超限超载。坚持“传统执法+科技治超”双管齐下,并兼顾源头治理。全市路警联合执法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4393台,处理非法改拼装车66台,卸载货物26546.12吨,交警扣分5847分;非现场执法处罚超限违法行为842条,向超限源头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48份,处罚企业67家、罚款32.5万元,超限率稳控在0.3%以下。
此外,推进铁路沿线环境整治。组织各县市区共摸排确认铁路沿线各类安全环境隐患问题487处,于10月30日前全部提前完成整治销号。
推进物流运输便利化
港航整合和发展全力推进。2023年,湘潭市各责任部门积极对接,加快推进湘潭港整合和发展工作,力争成为全省推进港航整合和发展的试点示范城市。金航港务、新源港运2家港口企业融入全省港航整合和发展大局,9个港区多式联运项目全力推进,“一城一港一主体”战略布局成效明显。
城乡客运一体化及客货邮融合发展进展顺利。湘潭县、湘乡市成功列入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第四批创建县市,韶山市成功创建全省第二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结合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工作,湘潭市制定了《湘潭市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十百千万”拓链工程三年行动方案》,计划2025年底完成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十百千万”拓链工程,基本建成农村客货运、快递、物流、电商等“一网多用、一站多能、多点合一、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今年,湘潭市向省交通运输厅提交了推荐韶山市创建全省第二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的报告,并将全力推进符合条件的县市创建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
推进交通运输智能化
实时公交查询、交通卡充值、代驾服务、云驾培……“湘潭出行”App上线后,不断丰富便民为民新功能,深受广大市民喜爱。截至11月底,该软件注册用户突破40万,比去年注册人数上升一倍。
这是湘潭市推进交通运输智能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让交通运输系统“大脑”更智能,百姓智慧出行有了更坚实的依托。例如,TOCC(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平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据了解,该项目通过打造湘潭城市级智慧交通综合运行监测与服务体系,湘潭市将建成“一中心一库,五平台七域”的湘潭智慧交通总体架构,实现7个应用领域中部分域功能建设。明确了市交通运输局为项目业主,密切对接发改、市大数据中心、市数字公司等部门,“挂图作战”全力推动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
2023年交通大事记
下摄司大桥、杨梅洲大桥、G320湘潭绕城线三期、
G240沪昆高铁韶山南站至湘乡公路复工
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成功入围
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通车
湘乡成功创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全省率先将公路“路长制”延伸至农村公路、高速公路
全面铺开农村公路安防隐患整治三年行动
建成5个最美铁路沿线“立标打样点”
省政府批复同意《湘潭港总体规划(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