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这份指南请收好!

2024-10-30     京津冀消息通

秋冬季是传染病高发风险期

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

如何做好预防保健和多病共防工作

让孩子远离传染病

这份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指南》

@所有人,请查收~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包括 流感、支原体肺炎、流行性腮腺炎和疱疹性咽峡炎等。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咽痛,还可能有鼻塞、流涕、流泪、畏光、畏寒、寒战、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肌肉关节酸痛、胸骨后不适等。

主要传染病特点:

1.流感

主要型别有甲型、乙型等,目前流行的包括甲型H1N1、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Victoria系等,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有季节性流行特点。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

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传染性强。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3.支原体肺炎

是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干咳少痰,而且夜间咳嗽比较厉害,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 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5.麻疹

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人是唯一传染源,病毒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场所易传播。

6.疱疹性咽峡炎

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四季均可发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病毒污染物品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 接种疫苗:积极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抗体可达保护性水平。
  • 个人防护:保持手部卫生和咳嗽礼仪;避免人群聚集场所,接触有症状人员做好防护。
  • 环境卫生:居所定期通风,重点部位清洁消毒。
  • 及时诊治:出现相关症状尽快到医院诊治,如被确诊,应根据医嘱做好治疗和隔离,不要带病上学或上班,避免接触家人,咳嗽掩口鼻;就医规范戴口罩。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 手足口病、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常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腹痛等,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等症状。

主要传染病特点:

1.手足口病

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造成,5岁以下儿童易中招,传染性较强,为自限性疾病,肠道病毒型别众多,易再次感染。

2.轮状病毒

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原因,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也可密切接触或经呼吸道传播,秋冬季是其流行高峰。

3.诺如病毒

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高发,对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易反复感染、全人群普遍易感。

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 接种疫苗:手足口病可接种EV-A71疫苗;轮状病毒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 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口、眼、鼻和食物等。
  • 环境卫生:室内常通风,餐具使用前清洗干净,衣被、玩具勤换洗。病毒污染物品要彻底消毒。
  • 饮食卫生:海产鱼虾要煮熟,生熟食品要分开,生水未煮不要喝,体弱者不要生食水产品及蔬菜,无牌餐饮不要光顾。

关爱孩子健康,陪伴快乐成长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的健康息息相关

让我们携手合作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

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END

素材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学生健康教育中心、疫苗中国、健康中国、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首都教育、北京日报

关注我们吧!

再点个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ea0e8697cc289555e761fe3197a39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