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巴以冲突后,在同情巴勒斯坦人以外,一直在观察这场冲突所用的手段方式。
为什么观察冲突的手段?
因为我们站在公平正义角度看待巴以冲突,我们与巴以冲突没有直接关系。我们即使同情,也不可能介入。不过观察冲突手段,或许对我们“迎接惊涛骇浪”之时,便于应对。
历史上任何战争,并非顺利达成,特别是非正义战争,并不像之前攻城掠地,就能成为你的领土。现在全球领土已经基本明晰,即使一时占领,后遗症很多,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长期生存。
任何战争的胜败,都会改变一些东西。改变的不是地盘,而是改变格局。稍有不慎,甚至会全盘皆输。现在战争无小事,在全球信息网络发达的今天,一切都很透明,结局可能会瞬息万变。
我们看巴以冲突,应该通过这场战争中手段,得到一些启示,对我们面临可能的战争,而做好应对工作。
巴以冲突已经发生10多天,但就这短暂时间,很多事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发生了很多事,而且以色列的神话也被打破。
一
哈马斯突然用5000多枚火箭弹齐射以色列后,引爆了巴以冲突。关于哈马斯发起袭击一事,之前我们谈过。这支武装,本来被外界认为是一支游击队,但这次袭击,显然充分准备。此次哈马斯袭击,打破了以色列神话。
这几年,关于以色列如何强大,摩萨德如何神通广,没少给全球洗脑,国内一些杂志也没少刊登犹太人如何励志,如何坚忍等文字。
其实这种“神话”,是以色列多年精心设计的舆论战。但现在瞬间被哈马斯打破,此后以色列也没少用舆论战方式,试图改变全球正义国家对其不满,但一败再败,侵略者的形象被立起来,以色列想翻盘很难。
为什么舆论战失败?
西方舆论工具在先进宣传工具上失败了。如果不是tiktok把大量冲突中的真实画面呈现出来,大量无辜儿童死亡场面公布后,恐怕穆斯林世界还不知道以色列有多残暴。
巴以冲突的舆论战方式,再次颠覆了西方舆论战不可战胜的神话。并非巴勒斯坦有意部署舆论战,而是无意中实现了。
俄乌冲突时,舆论战被西方操控,俄罗斯很被动,只能让重量级人物出场辟谣。但此次巴以冲突,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就实现人人传播,而且拍摄真实画面,让西方国家始料不及。
正是巴勒斯坦民众遭受以色列狂轰滥炸后,全世界同情巴勒斯坦的人和穆斯林国家民众起来抗议。很多国家发生了抗议游行,欧洲一些国家领导人支持以色列,但民众却不满,特别是在欧洲的穆斯林,抗议活动一波接一波。就连美国的一些犹太人,也反对以色列,抗议的民众甚至进入国会山。
欧美国家严控反以色列活动,甚至要求社交平台删贴,但依然无法阻止愤怒民众对以色列的谴责。
面对汹涌的民意,西方无法控制。就连美国媒体口气也软了,路透社报道,拜登支持以色列,放任以色列轰炸巴勒斯坦人,可能将失去阿拉伯裔民众的支持,并失去阿拉伯裔选民的选票。
就连一度被认为害怕美国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不敢公开支持以色列,他为巴勒斯坦发声,认为哈马斯袭击是由原因的,巴勒斯坦人不能受到集体惩罚,他认为落实“两国方案”才能解决巴以冲突。
古特雷斯发言后,立即遭到以色列不满,以外长科恩甚至狂妄喊话古特雷斯“活在哪个世界”,取消两人会晤计划。以驻联合国代表甚至要求古特雷斯辞职,否则就道歉。最终以色列的狂妄不仅让全世界不满,以色列整个舆论战失败,即使现在还能生存,几十年后,恐怕又要过上流离生活。
奥巴马提醒以色列,如果对加沙断粮断水,可能会使几代巴勒斯坦人更为强硬,也会让以色列敌人得逞。作为犹太后裔,奥巴马实际在帮以色列。
但以色列根本听不进去,他们已经到了疯狂时刻,即使占领加沙,以色列人安全也不会得到保障,还会延续几十年,你能说以色列聪明。
从最初设计的舆论战计划,以色列没想到遭遇失败。因为他们没有看清大势,更没有从长远着想。
从以色列舆论战失败来看,未来舆论战很难把控,即使把Tiktok取消,还会诞生出更多的Tiktok。巴以冲突中,正义舆论压制了邪恶舆论,但如果邪恶舆论压制了正义,被抹黑造谣,将如何处置呢?
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可能随时面临着梧桐、半岛、南海以及中印等冲突,能否掌握舆论主动权,主导舆论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
以哈冲突后,以色列就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并组建战时内阁。而且10多天前,就扬言要派兵进入加沙地带,几十万大军集结加沙边上没进入。直到昨天才进入,但不可能突进。
有人认为,以军尝到空袭的甜头,没必要进入。太高看以军了,几十万大军放在那,每天要花钱,不敢进,是因为心里没底。让哈马斯的突袭打懵了。
实践证明,哈马斯战力增强了,不仅手中有先进武器,而且战术手法也极大改观。哈马斯在加沙几十年,地下隧道很完备,贸然进入,以军不熟悉地形,必将遭受打击。即使现在进入了,如果进攻不利,再退出来,那就失败了,不仅全世界笑话,以军士气将严重受挫,以色列苦日子就来了。
还有美国媒体人称,以色列会不顾人质安全,把加沙夷为平地,然后发动地面进攻。但以色列进攻前,先把哈马斯的遂道淹没。现在看,隧道并没有被破坏。
现在媒体又传出,以色列称哈马斯拥有化学武器。随后将对哈马斯地下隧道使用毒气。据说还是在美海军监督下实施。
说法太多,也能看出以色列虽然发动进攻,但采用什么方式打未知,不排降硬着头皮进攻。
以军再强大,也怕伤亡。况且以色列还要面对黎巴嫩真主党,以及伊朗背后援助。以色列面对哈马斯等游击方式,显然不适应。以军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会拖入长久战争,美国也会被拖入。
美国为啥轰炸叙利亚,就是担心其他势力进入。
美国很难受,不想巴以冲突事态扩大,派两个航母来,想震慑伊朗等国。实际上没用,更能让人看到美国心里也没底,据媒体显示,遭到胡塞武装打击。
现在战争开启了,以色列几十万大军,到底怎么打?恐怕以色列也很上火,如果不打,那就预示以色列失败。
战争机器一旦启动,需要做好全方位筹划,而以色列在短时间做出决定,既没把哈马斯放在眼里,实际上预测不到位。这样的战争,即使打赢,也会是残胜,不仅没颜面,也会埋下更深的仇恨,放长远看,实际上就输了。
巷战不好打,地道战更不好弄。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瞧对手。战争代价大,应全方位衡量。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哈马斯、胡塞武装、真主党等游击方式,都是教员发明,至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未来我们既要有大兵团作战能力,还应研究重拾游击战。
三
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时,很多以色列人志愿参战。网媒甚至发出内塔尼亚胡送儿子上战场的照片,后来被扒出是几年前,小儿子当兵画面。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以色列大儿子亚伊尔现在美国,他号召一些犹太人志愿回国家参军,但他却在美国迈阿密海滩上享受惬意生活。
一些回到以色列的志愿军对内塔尼亚胡儿子做法不满,认为亚伊尔在美国享受,内塔尼亚胡的家人却很快活。还有以色列志愿兵称,内塔尼亚胡的儿子为什么不回国。在以色列战时状态,内塔尼亚胡的儿子也应该成为战争中的一员。
这是以往看不到消息,以色列人对内塔尼亚胡家族产生不满,必将影响以色列军队的士气。
从这里可以看出,战争如果一旦启动,作为国家官员,必须起到示范作用。如果让平民百姓孩子上战场,官员的孩子却能在国外躲避,甚至享受美好生活,必然会造成民众不满,甚至影响军队士气。
士气这东西,如果受到干扰,就会影响战争效果。
战时一个谣言,也会让士气受挫。所以大敌当前,如果没有示范作用,战争走向就会变化。
抗美援朝时,毛岸英参加了,而且牺牲在朝鲜,他的牺牲不知激励了多少先烈与美军拼命。
影响战争的因素很多,任何因素都不能忽略,也不能小视。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