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太阳发热的“加速器”是什么?
数据表明,太阳的日冕比太阳表面更热,这难道就是太阳急速膨胀的原因吗?
虽然恒星的表面有大概5800摄氏度,但是所谓太阳的日冕的温度有数百万度
(图解:2002年卫星“soho”观测到的太阳日冕的发射)
太阳的日冕比太阳表面会更热,但不比太阳的核心热。它的内部部分是由核心、放射区、有限的控线区和到表面的对流区所形成。在原子核中,氢原子在大约1500万度的温度下生存。氢转化为氦作用是为太阳提供能量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离开原子核。许多年后,光子会设法去到达表面。要知道恒星的表面不是固体,它是一个气球。从表面上看,太阳上的大气层与地球上的大气层非常不同。
令人震惊的是,虽然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5800摄氏度,但是所谓的日冕却是太阳温度的数百万度。这对每一个人、大众以及从事科学的人们来说都是非常违反直觉的。在热源中,例如太阳,当离开其表面时,温度应该会下降。这在太阳下并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太阳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大约七十年。却依旧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有相当多的理论都是可行的。在2000年,太阳物理学家解释日冕为什么会如此炽热的模拟进行了详尽的编制,发现了大约22个模型,所有模型都是合理的。我认为能解决它的小组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何发现这些东西也是很有趣的。在70年前日食期间,这是我们唯一能真正看到太阳的日冕的时候。瑞典物理学家艾德伦(Bengt Edlén)看见了一些颜色和一些光谱线,并在实验中证实,只有在温度为数百万度的时候,这些才会发生,这是非常惊人的发现。实际上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实验事实证明,艾德伦就是正确的,今天我们毫不怀疑日冕的温度是数百万度。
在解释它的理论中分为两个学派,尤金·帕克(Eugene Parker)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太阳物理学家,他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假设,这种变暖的情况可以用一种叫做纳米耀斑的现象来解释,这种现象用西班牙语解释就是纳米耀斑。太阳内部的磁场完全侵入了太阳的大气层。因此有种覆盖物是在太阳表面,是向太阳大气层上升并且不断移动的磁线。在有些时候,这些磁力线会相互靠近或相互交叉。当这些磁力线相交时,它们就会释放出能量。将它们称之为纳米,因为它们的能量相对于太阳正常的耀斑能量低了一万亿倍。这些耀斑有时会出现有时又会消失,出现时甚至会影响地面上的通信。物理学家帕克理论中的那些耀斑会小得多,但它们会非常频繁的出现并且无处不在。该理论说的是,这些小爆炸会导致日冕环发热。
另一个伟大的理论是瑞典的太阳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Hannes Alfvén)的阿尔文波。这个基于来自太阳表面的波。这些波将沿着场线传播,并导致路径中的等离子相互共振并且向侧面移动,进而消耗能量,这种能量能够加热太阳的日冕环。
(图解:2016年5月NASA所拍摄下来的太阳耀斑照片,揭示了太阳耀斑的分布。 图源: NASA/SDO/AIA/S. Wiessinger)
近几年来,已经发表的工作在观测上证明了阿尔文波和纳米耀斑的存在,但这种现象是否是加热日冕的原因还有待观察。我的观点是,这可能是不同现象的相结合。
卡博内尔是物理学专家,太阳天体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员,是欧洲太阳望远镜科学咨询委员会的成员,也是(挪威)的分析数据的科学家。
BY:Ada Ortiz Carbonell
FY:松松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