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近日,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法宣办印发《关于命名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通知》,六安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24家基地被命名为新一批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这也是省教育厅推荐唯一入选单位。
据了解,此次命名的24家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景式反映了我省近年来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涵盖了红色基因传承、法治文化建设、基层依法治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为依托社会资源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样板。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六安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六安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位于六安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裕安区城南镇。基地占地103亩,建筑面积22700平方米。配套建有办公楼1幢,综合实践楼1幢、宿舍楼3幢、食堂报告厅1幢,风雨操场1个,绿荫环绕,环境优美。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内设场馆皋陶法治课堂、模拟法庭、宪法体验馆、法治VR体验馆,可同时容纳1000名师生进行法治教育宣传活动。
近年来,基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开辟法治宣传的主阵地,融入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内涵和元素,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高起点设计
创法治教育特色亮点
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作为六安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基地自2017年运营以来,广泛借鉴全国各地法治教育基地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传承和焕发皋陶法治文化活力,持之以恒增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打造适合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平台,为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贡献智慧与力量。注重寓教于乐,将法治精神、理念和法律知识通过图片、影像、实物、模拟法庭、法治讲堂、知识竞赛、心理测试、安全教育和情感宣泄等多种形式、多样渠道进行体现。
与此同时,基地立足六安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法治宣传教育有机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法治+红色文化阵地,营造浓厚的红色法治文化氛围,为赓续老区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法治基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标准要求
谱法治教育崭新篇章
基地秉承法治教育从青少年抓起的理念,积极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途径。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普法教育新平台,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成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教学场所,达到推进学法用法之目的。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部门联合配合,积极争取财政项目资金的支持。
基地设立了法治文化专区,涵盖了宪法、民法典、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最大限度扩大法治文化覆盖面,促进“法”“景”融合;教学中运用互联网+、云平台、宪法VR知识、宪法抢答系统等新媒体技术,利用“法”“教”融合,增强广大师生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推动法治观念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高效率运行
结法治教育累累硕果
六年来,基地将法治教育内容深入融合进基本课程之中,充分利用法治基地的平台,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聘请法治副校长,开设阳光法治课堂、宪法晨读、模拟法庭等特色课程,结合心理咨询、禁毒教育、消防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多领域教学目标,不断充实基地法治教育的内容。
基地每期活动都组织不同学校的学生开展模拟法庭体验课程,学生担任案件审理的不同角色,模拟庭审活动程序,了解法律知识,学会用法治思维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保护能力,直观感受法律的神圣和庄严,变单纯给青少年灌输法律知识的宣教模式为主动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法治实践的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习热情,提升法治素养。
截至目前,全市近30万人次到访基地学习和接受教育。
自2017年运营以来,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始终坚持活动的公益性,受到了师生家长一致好评,同时,也取得了“两个零的成绩”:即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家长投诉率为零。先后被评为“六安市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安徽省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裕安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六安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六安市劳动教育基地”“六安市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基地”“ 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名单”等荣誉称号。
追慕先贤,彰皋法治,
立德树人,以启未来。
来这里,
感受中华法治鼻祖皋陶
几千年法治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在这里,
学习法律,启迪心灵,
法润“青”心,共筑未来!
来源:六安新周报融媒体记者 皮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