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平和有助养心

2024-05-21     保健时报

立夏后天气渐热,易扰动心神,且心主情志,故养生重在养心,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心火内生。

01

增酸减苦,清淡饮食

立夏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机体出现气血布于表,而相对虚寒于里表实里虚状态,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有所下降。太原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张燕曾建议,此时养生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强心的作用。

此时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宜遵循“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清淡饮食,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天气转热后,人体出汗多易丢失津液,需适当吃酸味食物,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维生素C的供给,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另外,肠胃不好的人,绝对不可以吃冰镇水果、饮料等寒性食物。

02

睡眠充足,合理运动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顺时养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佳学曾建议,养心可适当调整日常的饮食起居,以助清心安神、健脾祛湿。

进入夏季后,作息应适当调整,宜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午睡,以助消除疲劳,养足心气;但午睡时间不宜太长,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如果中午没条件午睡,也可抽空闭目调息、放松身心。另外,运动应避免大汗淋漓。夏季天气较热,运动容易出汗,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建议运动量不要太大,避免大汗淋漓,特别是中老年人,宜散步、慢跑、练八段锦和五禽戏、打太极拳或做瑜伽等不剧烈的运动,并适当多喝水补充体液。

03

戒怒戒躁,保持平和

《黄帝内经》认为,夏季与心脏均属五行的行,而心主神志,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心主神明,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因此,立夏之后要重视情志养生,做到戒怒戒躁,保持情绪平和,心情舒畅,切忌大喜大悲,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王霞曾建议人们学会调节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体内气血的运行。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往往情绪相对暴躁、易怒,所以在遇事的时候,保证稳定的心理状态,更利于血压的控制。对于一些脾胃功能不好、失眠、情绪不好的患者,则可以多到户外走走,行走在青山绿水间,可以陶冶心情,减低负面情绪的影响,改善睡眠。可以通过练书法、绘画、下棋、听音乐等爱好,使心静下来,保持舒畅的情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燕声

编辑|| 颜红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bf5c4d59f36fb1545cc742e1f616d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