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的什么水?

原标题: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的什么水?

大禹治水治的不仅仅是黄河水。

关于“大禹治水”,在中国的民间有很多的传说,也留下了很多的俗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出自大禹治水,在山西运城有一个区域叫做“禹都”,有一个叫“舜帝陵”的地方,就是当时的尧舜禹时期,大禹是舜帝收下的官员,在治理黄河期间经常路过自己的家门,但是心系天下就没有回家,这段佳话就逐步的流传下来。

“鲤鱼跃龙门”也是出自于“大禹治水”的典故,大禹在治理甘肃与山西交界处的黄河水患,由于龙门山的高度比较高,没有办法把山全部移开,就在一个比较适合的地方开了一个小口子,引水而下,鲤鱼也会经常从开的口子上去洄游,因为难度比较大,能上去的鱼并不多,所以才有了“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据说鲤鱼跃龙门可以幻化为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俗语,黄河为地上河,泥沙量比较大,所以河床一直在增高,决堤是很正常的事情,水流过之后就会带来肥沃的土壤,所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常被人们用来表示时来运转。

大禹治水,治理的不仅仅是水,治理的是中国的地理环境,造福的是一方百姓,放到现在就是咱们中国的水利部部长。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abe1fb2802fd15dbb0ec68ae1788c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