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大宅门》:才明白,虎爸白景琦注定会养出败家子

2022-04-18   王宜电影解读

原标题:三看《大宅门》:才明白,虎爸白景琦注定会养出败家子

中国老话有云:“虎父无犬子”,但虎爸白景琦偏偏就生了一个犬子,而且还是一个败家子。

这个败家子,顶着一个充满希冀的名字:敬业,寓意为敬业乐群。但,事与愿违,他偏偏玩忽职守,一事无成,且处处坑爹。

这个败家子大名:

白敬业

01

白敬业是白景琦的长子,二奶奶的长孙。

作为白家两代掌门人的后代,敬业从出生起便备受期待。

与景琦出生时哈哈大笑的怪异不同,敬业出生时,哇哇大哭,健康且充满活力,因此,敬业备受二奶奶与二爷颖轩的喜欢。

因为他的降生,母凭子贵,黄春也得以正式回归白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敬业是一枚福星。遗憾地是,敬业没有与父亲相守的福分。直到四岁,敬业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

初见父亲,那个高大威武的男人把幼小的敬业吓坏了。当景琦亲昵地抱起他时,敬业直接哇哇大哭起来。

从前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长大后,竟然生了一个哭唧唧的小怂包。

景琦看着自己的哭包儿子,大为不爽,直接将敬业扔给了黄春,并说道:“

什么玩意儿这是!

”“

最讨厌男人这幅模样!

”“

你个没出息的样儿!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首因效应,指的是双方第一次见面的印象将对今后交往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景琦与敬业的父子关系深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景琦从第一眼见到敬业开始,便是大失所望,瞧不上;而敬业对景琦产生的恐惧,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敬业四岁以后,景琦常驻北京,没有返回济南。但是,周旋于商场、情场的景琦,依旧忽略了敬业的成长。他把敬业的教育都甩给了黄春。

景琦早忘记了,在他的成长时光里,父亲颖轩如何地陪他长大,并悉心教育。

黄春从小没有父母,压根没有优秀的教育榜样可以模仿,而二奶奶年岁已高,对敬业宠溺有加而管教不足。

在此情形下,来自姥爷贵武强大的基因悄悄地影响了一个少年,一棵青葱的树苗悄然长成了歪脖子树。

02

虽然敬业变为了二世祖,但,他也不是一事无成。毕业于北大国文系的他,是家中少有的高知识分子。但是,敬业的文学才华还没有施展,便被景琦叫回了家中,子承父业。

敬业从小害怕父亲,不敢拒绝,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归家族。

他按父亲要求,到百草厅配药房当职。

刚去一个月,敬业便一鸣惊人。

他将偷奸耍滑用在了制药上,在制作九转金丹时,直接减少了两道工序,并克扣了三分之一的细料,百草厅名牌产品变为了伪劣产品。

关于儿子的混账,景琦一无所知。等到涂二爷与许先生递来辞呈时,才后知后觉,怒发冲冠。

后来,针对敬业的混账,白景琦做了四件事弥补:

首先,向涂二爷,许先生致歉;其次,承诺敬业永远退出配药房;再次,当着所有人的面,将所有的九转金丹付之一炬,直接损失七万两白银;最后,要求敬业在药王神位前,焚香认罪。

白景琦利用高超的危机公关技巧,滴水不漏地将危机变为了机遇,不仅挽回了白家老号口碑,还顺道打了一波广告,这样的处理方式堪称完美。

但,美中不足的是,景琦偏偏忘记了对敬业的事后教育。

损失七万两白银是件大事,也是教育儿子的良机,本以为睿智的景琦会以此事为戒,与敬业促膝交谈,了解敬业的真实想法,以修正敬业的败家路线。但,景琦的处理方式让人大跌眼镜。

事后,在九转金丹事件的总结宴上,景琦很草率地便给敬业安排了另一件重要差事:

跟随涂二爷、许先生去安国办药。

这相当于一个人走路,前一秒,还七扭八歪,自个儿绊自己,后一秒,便要求参加跨栏比赛。景琦拔苗助长式的培养,恰恰助长了敬业的败家德性。

03

二十多年前,景琦跟随着两位资深购药专家前往安国,从此才打开了中药世界的大门。所以,景琦便认为同样的方式,用在敬业身上也会奏效。

可惜的是,敬业不是景琦。

敬业明面上不敢说一个不字,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但,绕过景琦,敬业又到了二奶奶与黄春面前连声抱怨。二奶奶疼孙子,破天荒地竟让丫鬟槐花陪着去,而且要多带钱……

在这样的优渥条件下,敬业才勉强上路。

前往安国的路上,敬业一会儿嫌热,一会儿又怕冷,一顿折腾;到了安国以后,开市之日,他睡到日上三竿,打破白家传统,错过药王庙开市仪式,也失去了露脸机会;后来,他终于起床,走到街上,看着药材市场上各种粗人来来往往,敬业的轻蔑之情溢于言表。

好不容易捱到午饭时分,看着涂二爷和许先生点的白水面条,敬业彻底不干了,说:“这饭压根不是人吃的”。当两位老人建议敬业可以省点钱给家里人带礼物时,敬业直言,家里没有什么需要他带的,直接拒绝,然后扔筷子奔向了好馆子。

曾经,白景琦也处在同样的场景下,也曾抱怨吃得太简单了,然而,白景琦还是稳稳地坐在那简陋的饭桌上,有滋有味地吃完了饭,归家时,景琦为家中每个亲人都置办了礼物,一方砚台更成为了颖轩最爱。

编剧巧妙地让景琦与敬业跨越时空,处于同一情形下,更突出了敬业的朽木不可雕。

到了晚上,敬业去赌坊赌钱,直接输掉了12万。那钱比本次办药的钱还多。

涂二爷与许先生本以为敬业早已经吓得魂飞魄散,结果,找到敬业时,二世祖正悠闲自在地抽大烟,并淡定地出主意,不能告诉爸爸,向奶奶拿钱。

彼时的敬业没有心疼将近七十的二奶奶会如何心惊胆战,也没有考虑输了12万,对白家打击有多大,他只是催促赶快拿钱带他离开。他的自私自利,可恶至极。

敬业的安国办药之旅,最终以景琦向杨九红借了十二万印子钱了结。印子钱是景琦一直最憎恶的,但为了救敬业,景琦把原则都打破了。

当敬业回到大宅门,景琦恨铁不成钢,一顿教训,敬业自此成为了瘸子。

这是敬业最深刻的教训,又是景琦的一次教育良机。但,景琦又错过了。

卧床半年,景琦没有去医院看望敬业一眼,他无暇了解敬业的心思,也没有留意儿子动向。

所以,敬业悄默默地出院后,很快又给景琦捅了娄子。

一心想发家致富的敬业,偷拿了家里5万两银子,承揽了做军需被服的生意,结果老毛病犯了,他把废纸当做棉絮缝进了被服里,得罪了军爷,因此,被下了军牢。

但,直到被关进军牢一个月后,景琦才从王喜光口中得知了儿子的事情……

古话有云:“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但,景琦对败家儿子的宽松与懈怠,让人瞠目结舌。面对一个坑了19万两白银的败家子,睿智的景琦不仅不严加看管,还依旧不闻不问,这样的荒唐,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

在教育子女上,景琦压根没有上过心

后来,白家又花了4万两银子才捞出了敬业。短短一年时间里,败光家里28万两白银的敬业,从此只能做一个闲散人员,白家的核心与他再无关系。

04

纵观《大宅门》,会发现敬业虽然生在白家,却没有白家人的样子。

在白家,奉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医德仁心,执着于家族荣誉的捍卫,这些白家赖以生存的精神本应该刻在敬业骨子里的,但在敬业身上,都变为了虚妄。

撇过家国大义,在人品方面,敬业也差了许多。

他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孝顺为何物,自私自利,偷奸耍滑,敬业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油盐不进。任大罗神仙都无可奈何。

当然,敬业的横空出世,并不是偶然。

很多人把敬业的混账,归咎于二奶奶与黄春对他的宠溺,甚至连姥爷武贝勒的基因遗传也不放过。但,很少有人将敬业的不成才与白景琦联系起来。

私以为,敬业的混账与景琦有莫大关系。

在敬业的三个人生阶段,景琦对儿子的教育与引导一直是缺席的。

幼年时

,敬业缺少父亲陪伴,成天生活在女人堆里,身边没有男性偶像,所以缺少了刚性与韧性;

少年时

,白景琦虽然回到了大宅门,但对儿子不闻不问。这个时段,是培养责任心和担当的关键时期。景琦的疏忽,导致了敬业对家族产业压根不了解,不懂其中的门道诀窍,更产生不了敬畏之心。

青年时

,长偏的敬业屡屡犯错,作为,父亲景琦每次都会救场。但,救场过后,就是一顿打骂,一味批评,然后不了了之。景琦对敬业的教育,犹如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对于敬业的败家思想到底是怎么来的?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景琦从来没有了解过,也没有耐心去了解。

作为一个国文系大学生,敬业也是骄傲的。对于私塾毕业的景琦,敬业只有“怕”,没有“敬”,所以,他害怕挨景琦的打,却总把景琦的话当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更重要地,言传身教,作为父亲,景琦又给了敬业太多的不良示范。

景琦花钱如流水,压根没数,于是,敬业也挥金如土;景琦娶了窑姐杨九红做姨奶奶,敬业便小小年纪吃花酒;景琦向来率性而为,于是,敬业的由着性子胡来,可惜的是,敬业没有父亲的能耐,最后只能被性格反噬。

05

大宅门里有很多对父子。

白萌堂与白颖园、白颖轩、白颖宇,白颖轩与白景琦,白景琦与白敬业,但唯独景琦与敬业的关系是畸形的。

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像父子,反而像前世的冤家聚头。

敬业一次又一次的败家,简直就是气死景琦的节奏,活脱脱的一个讨债鬼;而景琦对敬业的失望归失望,竟然也能狠心到把儿子打残,也是狠心的活阎王。

儿好何须父业,儿若不肖空积

”,

景琦为他的商业帝国费尽心血,更渴望有后来人继承事业,却不知一个败家子的超能力,能让一切毁于一旦……

“养不教,父之过”,当景琦明白这样的道理时,已然晚矣。

【互动】

你还记得《大宅门》里的白敬业吗?来评论区,和我们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