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钱时容易,但到了退费环节,却是千难万难。
王先生今年30岁,一直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此前,他在网上看到位于欧亚大道上欧亚国际1期的陕西仁有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员工发的广告,称可以办理工作,于是联系了其中一名工作人员郭某。9月份,他在该公司咨询了市内的多个单位,但最终都没有进入到办理的程序。
10月10日,他得知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在招聘,就问郭某是否可以办理,“对方说可以,费用是12.5万元,先交4万元,办完入职,签订劳动合同后再付8.5万元,我觉得可以,就给对方交了4万元。”
双方签订的协议书上显示,这4万元是前期服务费,岗位也备注为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在和王先生的微信聊天中,郭某说,不能百分百保证是会计岗位,只能保证是百分之八十,多数是财务岗位,保证半年内调整到会计岗位。
王先生说,这家单位的录用名单出来后,没有他的名字,他就觉得上当了,赶紧去要钱。10月17日,对方签订了退款合同,答应10月18日退2万,10月21日再退2万。
但18日,王先生电话联系了对方,对方又说还要等。
18日中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上该公司的工作人员杨某,他说,他们公司有特殊的渠道,当时的确是承诺办理自来水公司的岗位,跟着公招走,可因为年龄等原因没有办好,还可以跟着入职,先是派遣合同,后转正。但王先生担心不稳当,就协议退款。协议中说的是15个工作日退费,“我说个人先给他凑2万,剩下的随后再退,但他不同意,那就只好按照协议走。”
多方沟通后,18日下午,杨某又答应18日先退2万,剩下的到下周一再退。18日晚9时,王先生表示,对方又推脱不退款了,他已报警。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卿荣波 邓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