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重启,昔日荣光或已不再

2019-11-02   曹中铭股市观察

前不久,新财富杂志官方微信公号发布《第十七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规则四大修订方向》,其中指出将增设五大产业研究方向,分别是金融、消费、科技、制造、能源与材料。这表明时隔一年之后,已经停摆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活动再次重启。

2018年之前,新财富最佳行业分析师的评选活动已进行了十五届,但去年由于遭遇变故,第十六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最终不得不暂停。客观地讲,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在国内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这既是该评选活动能够持续多届举行的原因,也是多家券商及其研究人员愿意参加评选的原因。

当然,如果能够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活动中获奖,无论是对于券商研究团队,还是研究人员来说,不仅仅只是一种荣誉,背后也意味着巨大的利益。某些获得行业最佳的分析师,往往会成为其他券商的争抢对象,个人薪酬、晋升通道等,与没有获奖的分析师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而且,能够获得行业最佳分析师,也往往会在相关行业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客观上,这是券商研究人员最为看重的。

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评选,也越来越成为质疑的对象。一方面,每年9、10月份,在评选活动开始后,券商分析师“不忙研究忙买票”的现象甚嚣尘上。作为券商研究人员,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并为市场所认可与推崇,才是其本职工作,但某些券商研究人员为了获奖,将撰写研报当成了“副业”,反而将买票当成了主业。这无形中会影响到券商研报的质量,不利于研报质量的提高,实际上也不利于券商行业自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券商及研究人员的拉票现象,对于评选本身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影响巨大。因为拉票往往能产生一定的效果,对于那些缺乏资源的券商或研究人员而言,即使其研究成果获得市场的认同,但要想获得最佳分析师的称号,往往也会勉为其难。基于此,近些年来,曾经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多次获奖的某些券商研究团队及人员,纷纷表态不参与评选。如此不仅导致最佳分析师的含金量打折,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活动也遭到了质疑。

此外,在获奖背后的利益与晋升通道驱动下,券商雷人研报满天飞。不仅诞生了众多的“标题党”,在研报内容上,雷人的研报也频频出现。显然,这些雷人的研报并没有多大的价值,但却能让发布雷人研报的研究人员“一夜成名”,继而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反过来又会为最佳分析师的评选助力。因此,此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所存在的诸多方面的弊端,在引发市场诟病的同时,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为了重启第十七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评选,新财富不仅签署了《证券分析师评选活动组织机构自律公约》,也修订了评选规则。一是在原有评选规则的基础上,对参评资格、投票资格、投票权重等参数增加客观量化指标。二是精准筛选机构投资者。三是鼓励产业研究、特色化研究。四是新财富杂志进一步细化《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公约》。通过对评选规则的修订,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评选将会变得更加公平与公正。

历经了去年的变故,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要想在短期内重现当年的荣光,个人以为或是不可能的。首先,从此次重启后行业的反应看,“平静”两个字或最能反映目前各家券商的态度。在暂停事件后,没有哪家券商会预料到评选活动会在一年后重启。新财富宣布重启评选活动,其实也来得有点“突然”,让各家券商与研究人员没有丝毫的准备。

其次,新财富的评选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比如新浪财经2019金麒麟最佳证券分析师评选活动已经开启,此前已评选了多年,在行业内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再如,随着国内券商走出去,以及外资对A股参与度的提升,境外机构认可度较高的分析师评选如Institution Investor(机构投资者)、 Asia Money等也开始被国内券商重视,此前已有多家国内大型券商高调宣布参评今年的Institution Investor评选。这些评选活动,都会对新财富评选带来压力。

另一个原因是,新财富第十七届最佳分析师评选的重启,国内券商与研究人员会有一个观察期。一旦参与的券商众多,行业内顶尖研究机构与人员参与踊跃的话,无形中会激起更多券商及人员的参与。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要想重现当年的辉煌,这一观察期是需要慢慢熬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