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现如今新时代女性的评判标准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进得了书房。
那么,新时代警察的标准当是如此,坐得稳窗口、当得了内勤、抓得住流氓。
在公安机关,能智勇擒敌、惩凶除恶的勇士蛮多,出口成章、才艺精湛的文人墨客也不少,内外兼修,出得了外勤、做得了内勤的警察也有些许,梁涟便是其中一位,堪称是“宝藏男孩”。哦,不对,他已婚还有两娃,应该是“宝藏男人”。
梁涟,1米8的身高搭上140斤的体重,长着一副娃娃脸的75后,教书育人十余载后,半道出家改行做了警察。刚入行时,原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案侦部门一展神威的他,却“一不留神”来到了离城区最远的慈化派出所,每天处理着各种看似繁杂的小事,外带做了6年报表、报台账、报材料的小内勤。
好在功夫也没算白费,6年的时光磨去了锋芒和棱角,也造就了他理性沉稳的性格,耐心细致、敏锐缜密的工作态度。
2011年,梁涟调任下浦派出所副所长后,同行都夸赞他迎来了人生的“小巅峰”,可仔细想来这既是“巅峰”,也是“颠簸”,这一“颠簸”就是八年;
2011年“清网行动”追逃,东奔西跑不着家;
当小编问梁涟,你这样一直东奔西跑不着家,你家人对你有怨言吗?梁涟说,经常不着家,一开始是有的,但是慢慢地,他们了解了公安这个行业,知道我每天的工作量,也就理解了,但是说到家人,我还是觉得一直亏欠他们。记得有一次,工作时接到我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说我妻子独自外出时突然肚子痛,已经在医院检查了,他正赶过去。接到家人电话时,我当时还在慈化处警,等处理完手头上的事,跟所长请好假就立马往医院赶,在路上再次接到“已治疗好”的消息,悬着的心放了放,等我赶到医院时,只见她脸色苍白,我在门口愣了几秒,脑子里想的最多的是“对不起”。
2012年至2014年;梁涟被借调办案,不在所;
2015年换了所长,看中了他的“内勤气质”,他开始重操旧业,还“坐上了台”管理起了窗口业务,同时将所里的档案做得“漂漂亮亮”。
2017年,下浦派出所迎来了档案检查,在这城乡结合部的派出所,由于警力不足,自成立以来,也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管理员,很自然的,内勤又接管了这项工作。听梁涟的“徒弟”易寒玲说,她依稀记得,那天,他们打开了那间破旧的档案室,迎面扑来一股浓烈的霉味,放眼望去,墙体发霉,铁柜生锈,再仔细一查阅,破旧的案卷有一本没一本。要想把档案做好,还得从头开始,而她又是个门外汉,梁涟看着一头雾水的“徒弟”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将档案工作摆在首位,一定要在检查之前完成工作。”档案从无到有,谈何容易。在梁涟的带动下,全所大部分的警力投入到档案工作中。各社区民警、辅警积极搜集档案相关信息,收集完后,梁涟手把手地教“徒弟”装订。将现有档案有价值的材料列入备查卷,需要修补、撤管、重装、添加的做好记录,再然后,就是没日没夜地将所有档案录入电脑。易寒玲说,回想起来,那段时间很苦很累,而且梁涟当时还被借调在分局专案组,整日里来回奔波,我真想问他一句:您是铁打的吗?但是,付出总会有收获,那一年,下浦派出所在档案检查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公安档案规范化管理省一级单位。
2018年,梁涟又被抽调参加专案组。
旁边人时常笑梁涟能者多劳,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小编觉得这砖还真不是一块普通的红砖,而是一块经过熔炉高温煅烧、能扛耐压还不变形的真空砖呐。
这块砖,搁泥坑里能当群众的垫脚石,耐踩耐磨还不嫌累,所以他能在几个昼夜连轴办案后还能在窗口笑脸相迎,不厌其烦地解答群众的业务咨询。
这块砖,垒起来便是辖区群众的铜墙铁壁,救助危难群众、调解邻里纠纷、守护一方安宁,任凭风雨侵蚀却依旧历久弥坚。
2011年,离开慈化派出所之前,梁涟接到一起矛盾纠纷的警情,经初步了解,系辖区两户人家因“共墙”发生矛盾并引发斗殴。接警后,梁涟立即赶至现场,经了解,矛盾双方因“共墙”产生矛盾已有数年,之前还只是“嘴上斗斗”,这次却动起手来,梁涟心想,问题不解决以后还会引发经常性的矛盾,总得想个对策出来。站在“情、理、法”的角度,梁涟向矛盾双方提出了“推墙建沟”的对策,双方听后,一拍即合,都表示十分赞同,回到家后,双方便开始将“共墙”推倒,修建了一条“和谐”的沟壑。
这块砖,举起来便如利剑出鞘,清网追逃、扫黑除恶,犯罪分子手到擒来。
可这块砖再坚硬、锋利,却依旧能默默充当起边角料,手把手地教辅警同事录入社区警务信息,挨家挨户地调查登记流动人口情况,详细地掌握每起案件的办理流程,准确地告知每项业务所需材料,甚至贴心地记住每台内网电脑的IP地址、每周每月各报表上报的时间期限等等,事无巨细,不一而足。
在新时代,当好警察,尤其是派出所的警察可不容易,那得多学多问,只有把自己锻炼成“多面手”,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各类工作,处置各类警情,当然,梁涟也觉得自己离“多面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继续努力。
来源:袁州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