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血糖升高,尿液会出现3种变化,能及早发现糖尿病“苗头”

2020-01-07   健康plus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类疾病。这就让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不是尿里含糖,很甜呢?味觉方面我们暂时不作讨论,毕竟真正尝过的人寥寥无几。但糖尿病,确实是尿里含糖的,这个糖,指的是血糖。

尿液作为身体代谢的产物,它的变化也确实能反映身体出现的各种疾病。那如果出现血糖异常,尿液会有什么变化呢?

​1.尿液泡沫多

正常的尿液是清澈透明的,在喝水比较多的情况下是呈现无色,喝水不多的情况下会微微发黄。健康尿液有一种比较淡的氨水味,但并不会刺鼻。由于尿液表面张力很强,就算尿流冲击力比较大造成少量泡沫,也会很快就消失的。但是如果尿液中伴有大量泡沫,且久久不散,就要警惕,可能是糖尿病了。因为当体内血糖超标时,会影响肾功能,此时多余的糖分随着尿液被排除。血糖中的少量尿蛋白进入尿液,最终导致蛋白尿。

其实,蛋白尿并不是糖尿病特有的症状,其他疾病也同样会有类似情况出现。但这一定是疾病的象征。所以,当出现蛋白尿的时候,还是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2.尿液比较黏

除了蛋白尿,尿液比较黏,也有糖尿病的可能。正常人的尿液中是不含糖分的,但是如果体内血糖过高,无法充分分解时,有一部分就会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当有液体存在时,糖分子中作用很强的氧氢键开始断裂,松散的氢原子会寻找其他东西黏住,就导致含有糖分的尿液变得异常黏。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前往医院测试静脉血糖含量。如果测定结果呈现阳性,基本可以确定血糖含量过高。

3.尿液异味较重

正常尿液时浓时淡,同时有一股淡淡的骚味,鼻子闻起来时候比较浓郁。此外,因为尿液中含有盐分,闻起来也会有一些咸味,但只要不是特别浓郁,喝了水之后也有所改善,就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如果有严重额骚味或者腥臭味,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很好地对葡萄糖进行摄取和利用,无法促成糖原合成,导致体内血糖含量过高。而糖分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时,由于没有被彻底氧化,就会使尿液产生异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要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不是真的患有糖尿病了。

​无论哪种尿液变化,都还是及时发现,及早治疗为主。但尿液只是最基本的观察。

除了尿液变化,糖尿病还有哪些明显特征呢?

1.排尿次数多

当患有糖尿病时,血糖增高,多余的糖分无法进入到细胞内加以利用,只能通过尿液排出。而尿中的葡萄糖导致渗透压增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就造成了排尿次数增多。

2.饮水量增加

糖尿病患者容易口渴,所以饮水量就会增加。也会间接导致多尿症状。

​3.能吃

患者因为缺乏胰岛素,导致对葡萄糖的敏感度下降,糖分利用率比较低,常常会感到饥饿。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会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身体不得不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以产生更多能量,所以即使糖尿病患者很能吃,体重也依然会下降。

糖尿病本身是可以在各方面保持平衡后加以控制的,但是其引起的并发症却很可能导致死亡。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多注意这些特征,早一点发现,尽量在初期就开始利用一些措施将血糖保持在健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