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
她是“珠海市社会治理创新人物”
她是“珠海好人”
她是成文锋
成文锋在金湾区残疾人联合会工作的7年里
推动了金湾区残疾人事业实现多个突破
现担任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
办公室主任的成文锋
曾任金湾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在这之前她还曾从事过翻译等工作
谈起自己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
她说:“对于我来说,帮助、关爱残疾人
这些工作是最有意义的。”
越接近残疾人
越熟悉残疾人事业
她越感受到“残疾人工作不能等”
也正是这种感受让她至今
仍在为残疾人事业努力奔走着
从平地到高楼
总用地面积12900多平方米的金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目前正在装修,预计明年上半年能够投入使用,建成后的服务中心可为1400多名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文化体育、托养等服务。对于成文锋来说,这栋高楼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从申请用地到高楼一步步建起来,成文锋没有错过它任何一个成长阶段。至今成文锋都清楚地记得,当金湾区政府常务会议同意中心选址的时候,成文锋在会上代表全区残疾人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晚上,我激动得睡不着觉。”成文锋说。
2012年8月,成文锋刚来到金湾区残联担任理事长时,金湾区尚未设立专门的残疾人服务场所,有康复训练需要的残疾人群众需要一大早舟车劳顿地赶到市区做康复,晚上再回来,他们当中也有一部分人在市区租了房子,但这无疑给本来就承担很大压力的残疾人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
“第一次去残疾人家庭慰问让我深受触动,之前,我以为残疾人工作就是节日的时候给他们送温暖、平时去看望他们,但是现实告诉我,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都有着各自的不幸,而我有责任去帮助他们。那么,首要的事情就是建设金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让残疾人平日里有地方可以去,可以就近享受到专业的服务。”成文锋说。
从2015年,金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选址获批,到综合服务中心的高楼逐渐建起,成文锋做了无数篇工作记录,记录着这栋楼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栋楼的建立不是我一人的功劳,是金湾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金湾区残工委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结果。残疾人事业也不只是残联的事情,一家单打独斗不行,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从零到多
“残联就是残疾人的‘娘家’,要‘零距离’为残疾人群众谋福利,他们才会把你当‘亲人’。”成文锋告诉记者。
刚来到金湾区残联上任不久时,成文锋针对金湾区没有残疾人康园工疗站的实际情况,自己实地考察选址、督办和审核装修方案、招投标和装修施工,最终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镇级康园工疗站的建设,让金湾区从没有镇级康园工疗站到实现镇级康园工疗站全覆盖并延伸至村(居),打造出了残疾人“10分钟的康复圈”。
金湾区康园工疗站首创的一“高”两“创”三“率先”的工作模式至今还是全国各地康园工疗站的学习标杆。自建站以来,金湾区各康园工疗站共服务残疾人55000多人次,接待了全国各地残联系统参观学习10多批次。
“刚开始我们做摸底调查时发现,愿意来两个镇康园工疗站的残疾人不过十几位,后来,我们了解到很多残疾人由于出行不便,很少来康园工疗站,我就创新工作方法,为他们租车,免费接送,还为来康园工疗站的残疾人购买意外保险、提供免费午餐、增加补贴等福利。此外,也为他们配备了‘一键通’,通过科技和智能信息化的手段精准扶残。目前,常来金湾区两个镇康园工疗站的残疾人群众大约有70余人。”成文锋说。
“扶残要扶智”,让残疾人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比给他们提供物质帮助更重要。
“之前有一位脑瘫残疾人来康园工疗站工疗,我们通过让他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和手工艺品对其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和职业训练,但是他的妈妈最初并不太理解,她问我:‘我的孩子在家我都不舍得让他干活,怎么去你们工疗站还要工作’?”成文锋回忆说,“我告诉她孩子需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随着工作的一步步推进,现在我们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她家里搬新房的时候还请我过去。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残疾人也从刚开始的‘冰冷脸’到现在见到我就主动过来拥抱我,这让我感觉到自己工作很有意义。”
在成文锋的带领下,金湾区残联积极探索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新途径,结合残疾人群体缺乏专业康复机构与服务设施、康复服务能力与残疾人个性需求之间存在突出矛盾的实际,创新残疾人康复服务新模式,整合了残联、民政、卫健三方资源,建成三灶社区残疾人康园中心、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并与三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及三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对接,创造性应用“资源整合、残健共融、医养结合”模式进行运营,为残疾人提供日间托管、康复训练、心理疏导、职业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助残健身等多方面的服务,有效实现医养无缝对接,这就是金湾区残联首创的“残健共融、医养结合”金湾模式,让金湾区残疾人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全国前列。
重视人才
打造残疾人
专职委员队伍
成文锋说,自己是一个喜欢思考、敢于创新的人。工作中的“勤思考”让她深深懂得“人才”在残疾人事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因此她带领金湾区残联打造了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为残疾人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帮助和服务。
“刚开始的时候,金湾区残联工作人员很少。2015年年底,我们面向全区招聘区镇村三级残疾人专职委员,打造‘横到边,竖到底’的服务网络。”成文锋说。
残疾人专职委员不仅仅是残联
与残疾人联系的桥梁和枢纽
同时也是政策宣传员和档案员
在把惠残政策宣传到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同时
为残疾人建档立卡
坚持“残疾人一人一档”
精准帮助残疾人群众
金湾区残联还引进了各大医院的康复专家服务驻区,建设残疾人康复专家工作站,依托工作站提供康复医师、治疗师坐班,以及残疾评定、工作人员康复指导和专业培训等服务,康复专家进村入户,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专业的康复服务。
自2018年6月残疾人康复专家工作站正式启动以来,已签约4名康复专家,共为辖区百余名残疾人提供入户康复治疗、评估、评残等服务,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开启“智慧助残”新模式。
“专家们来的时间毕竟有限,更多的时候还是残联的工作人员陪在残疾人身边。因此,我们的残疾人专职委员们也需要担任康复协调员,帮助残疾人做康复训练、进行康复知识宣传以及辅具适配。”成文锋说,“我们做的一件小事,可能对于残疾人来说就是很大的帮助,残疾人工作迫不及待,一刻都不能等。”
谈到这些年自己帮助残疾人的工作经历,成文锋动情地说:“与其说是我帮助了他们,我更愿意说是他们感动了我、鼓励了我,让我明白工作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业。”
她就像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转发分享为成文锋点赞吧!
来源/珠海特区报
编辑/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