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战的杀人蜂,竟是人类试验的结果,终自食其果

2019-11-02     百科探索解密

杀人蜂在全世界四处横行,不仅攻击牲畜,还攻击人类,造成的轰动事件也不少见。可以说,它们是自然界中最可怕的昆虫之一。


杀人蜂别名非洲杀人蜂

好战的杀人蜂

杀人蜂,一听名字就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确实,杀人蜂天生就是个好斗分子,不仅喜欢惹事,而且行动迅猛,它的整个攻击过程就如一场噩梦。有一年,巴西的一户人家对家中烟囱上的蜂窝非常头痛,找了专门人员来清除蜂窝。没想到专业人员失了手,在摘蜂窝的时候,把杀人蜂给引出来了,恐怖顿时降临了。杀人蜂倾巢而出,浩浩荡荡地向人们杀来,整个天空被“黑云”覆盖,响起了可怕的嗡嗡声。方圆几千米内,不管是人还是牲畜,只要是活动的物体,都遭到了狂暴的蜂群攻击。大难临头的人们拼命逃跑,蜂群却像一阵旋风般穷追不舍。整个街头都充满了蜂群的嗡嗡声和人畜的惨叫声。疯狂的蜂群在这片地区鏖战了足足3小时,蜇伤了500多人,事后经过检查,杀人蜂总共蜇人3万多下,几乎每人都被蜇了几十下不等。此外,许多正好在外面活动的猫、狗以及家禽等活物也被活活蜇死,整个街道像被洗劫过一样凄惨。


实验室跑出去的物种

全世界的杀人蜂超过了10亿只,但是,谁能想到,早先地球上并没有杀人蜂这种昆虫,它是人类的疏忽而不小心制造出来的物种。杀人蜂的祖先是欧洲蜜蜂和非洲毒蜂,它其实是“混血儿”。不过,欧洲蜂和非洲蜂,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它们怎么会碰到一起并生出这群凶猛的子孙来呢?令人意外的是,欧洲蜂和非洲蜂相会的地点居然在美洲。在20世纪中叶以前,美洲大陆上只有欧洲蜂,但是引进的欧洲蜂不太适应当地气候,采蜜量不高。1956年,巴西政府为了改善当地欧洲蜜蜂采蜜量低的问题,进行了一项实验,引进采蜜量多且繁殖力强的非洲毒蜂来和本地品种进行杂交,试图创造一种新型蜜蜂来提升采蜜量。科学家去非洲捕捉了一些非洲毒蜂的蜂后,带回巴西实验室进行培养实验,没想到实验室出了意外,实验用的毒蜂一下子摆脱了束缚,到处乱飞,其中26只蜂后成功“越狱”,溜出了实验室。逃出实验室的非洲毒蜂居然很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它们在野外成功地存活下来,并且在脱离人为控制的情况下和当地的欧洲蜂任意杂交,生出强悍的“混血”后代。这些杂交蜂种不断地攻击人类,致死事件不断发生,因此在当地得到了“杀人蜂”的称号。杀人蜂在自己的种群扩大之后,开始和当地的欧洲蜂抢夺地盘。新诞生的杀人蜂虽然和本地的欧洲蜂体形相似,但是它们比欧洲蜂具有更强的生存本领。杀人蜂的数量很快就超越了当地蜂种,成为当地的“土霸王”,并且开始以每年300平方千米到500平方千米的速度“占领”周围地区。群峰从最初的26只蜂后发展到今天总数超过10亿只的庞大种群,到现在,杀人蜂种群还在不断地向外扩张它们的势力范围,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欧洲、美洲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由于它们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出现了以“杀人蜂”为名的电影。


人类任意插手自然界物种的发展进程造成了许多惨剧,杀人蜂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EwvNG4BMH2_cNUgPY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