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剧,从预告片曝出,杀姐就在关注。
资源刚放出,我就在朋友圈给你们分享。
可是说实话,我自己看的时候,还是做了一番思想斗争的。
为啥?
也不是它有多么恐怖惊悚,而是它着实让人觉得瘆得慌。
比如这个镜头:
马赛克保护
有些人可能要说了:这张图看起来没啥啊。
是没啥,我也没放最那啥的剧照。
毕竟,我不能影响你们食欲对不对?
这部剧的镜头足够变态,而剧中的人物也是一个比一个离奇。
平常我们看到的林心如是这样的:
温婉美丽大方。
可在这部剧中,竟变成了这样:
讲真,这个表情出来的时候,着实有被吓到。
按理说这么一部瘆人的剧,没理由追啊!
可点开看了之后,竟愣是没忍住,一口气刷完8集。
怎么回事?
因为在这瘆人的背后,杀姐看到了华语剧里久违的一股真!
《谁是被害者》
The Victims' Game
01
够真
影片的制作方来自Netflix。
众所周知,网飞想要打进华语市场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在近两年,网飞+台剧组合出产的作品不在少数,但鲜有佳作。
像《极道千金》,《彼岸之嫁》,还有去年很火,但差了一口气的《罪梦者》。
这些作品虽都有实力派演员加入,但不怎么讨观众的喜欢。
离爆款总是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网飞一度被打上了“水土不服”的标签。
那怎么样才能打动华语观众?
这部《谁是被害者》就给出了答案。
目前这部作品豆瓣评分高达8.1,可以说是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
它打动人的形式在于足够真实。
怎么个真实法?
首先来源于道具。
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片,尸体这个物象必不可少。
在很大程度上,观众的带入感与尸体的逼真程度紧密相连。
为了让观众感受到更佳的代入感,该剧的道具组就对尸体进行了最事无巨细的还原。
一个破碎的躯体,也要从三部分做起。
先从里面的骨头入手,再到中间的肉组织,最后是外层腐化了的皮肤。
这样一步一步,调色制作出来。
它的逼真程度,连女主许玮甯都说会被吓到。
其次,是在布景的设计。
为了让演员有更好的状态,观众有更佳的沉浸感。
布景组专门查看了现实中警局的模样,然会再进行1:1的真实还原。
像这随便一幕。
后面的文书,日历,水杯……这些摆放都是有讲究的。
最后,来自于演员。
此次男主张孝全饰演的是一名患有亚斯伯格症的鉴别人员,方毅任。
亚斯伯格症是自闭症中的一种。
它的典型特征是:社交困难,沟通苦难,固执或狭窄兴趣。
为了真实还原出这个人物,张孝全特地找来精神专家来讨论,研究这些病人的习性。
来看他最后是如何来演好这种症状的。
通过两个细节:
讲话时从不直视对方的眼睛。
当对方和自己有肢体接触时,反应极大。
一下子,这个人物的形象就立住了。
所以,这部影片展现出来的都是人怪,物奇。
效果很瘆人!
但在瘆人的背后,是它真实的还原了警察在工作中遇到的云波诡谲……
02
够悬
一部犯罪悬疑片,固有的定式是什么?
即提前给你铺设一团迷雾,然后警方抽丝剥离揭开一层,歹徒分毫不让填上一笔。
这样双方斗的不分伯仲,影片的精彩之处也就来于此。
可在这部剧中你却看不到两者之间的博弈。
请注意片名:谁是被害者。
不是在找凶手,而是在找受害者。
可受害者不就在现场了吗?
这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就连多年办案的警察也这么认为。
但精于鉴别的方毅任却发现事有蹊跷。
为什么凶手要溶尸,焚尸。
只是为了泄愤,让人觉得血腥恐慌吗?
不,还有一个目的,为了掩盖被害者的身份!
第一桩命案,过气歌手苏可芸,惨死在酒店的浴缸中,尸体还被食人鱼酸所腐蚀。
而且更诡异的是,苏可芸的死去的情形竟和她的新专辑封面十分相似。
是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
疑点还没解决,又有一则重磅消息传来。
经过物证鉴别科的识别发现:
这根本不是苏可芸的尸体,而是一具男尸。
那苏可芸去哪了?既然她不是被害者,那她会不会就是施害者?
顺着这个思路,警方开始全力搜索她。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栋建筑大楼内突然起火,警方赶到后,发现了一具被火烧过的焦尸。
从尸体旁遗落的一张工牌上。
发现他是一名在房地产刚刚离职的张聪健。
可通过尸检发现:这是一具女尸,而且头骨有明显的整容痕迹。
显然这又不是张聪健,反倒是很符合苏可芸的特征。
前者的溶尸案是以苏可芸的方式死去,死的是一个不知名的男子。
而现在这具焦尸又是以张聪健的方式死去,死的是之前的苏可芸。
那这会不会是一场连环凶杀案?而下一个死者就是张聪健?那警察能不能在张聪健遇害之前救出他?
抱歉,杀姐不能再剧透。
可以说,前面这部分都只是这场案件的引子,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是整部案件发生的大戏。
在《谁是被害者》中,你很少能看到凶手和警察之间的对手戏,可你依旧会被它吸引。
它向我们证明了:
即便在定式之外,它依旧可以让你看的过瘾。
03
够深
每部优秀的犯罪悬疑剧,在结案的背后都有一抹苦味的言不由衷。
这份言不由衷即是看清了社会的无可奈何。
影片《谁是被害者》也有这份对现实的映射。
自杀。
谁自杀了,杀姐不能讲。
但影片中的每一个被害者,在生前似乎都面临不顺。
苏可芸,一个已过气的歌手。
想准备重新回到歌坛,可人们的关注点却完全不在她的歌上。
找到老友重新录歌。
却只能寄托在老友对她的那份同情。
谁都知道,她曾经红极一时。
但也谁都知道,她现在已经过气了。
张聪健也一样。
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他是公司的销售冠军,老板器重他,同事们也都以他为榜样。
可直到他得了胃癌,跑不动业务,销售成绩不行了。
老板开始厌恶他,要求他自己主动辞职,而且就连之前的奖金也不打算再发给他。
而他自己则要做手术,正急需用钱,
对于这些人来说,死,不是最残酷的。
活着,一次次被人抛弃才最令他们感到绝望。
可死真能一了百了?
真能让那些不喜欢他们的人感到难受吗?
当然不能!
不喜欢他们的人,不会在乎他们的死活。
真正会因为他们死去而难过的,只有那些一直以来被他们忽视的真正关心他们的家人爱人。
没有人的人生更容易一些。
不公和委屈,危机和灾祸。
他们在经历,我们也是。
累了烦了可以想办法放松一下自己,但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因为无论何时,只有活着,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