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

2024-01-11     大河网

原标题: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

易雪琴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城既是城镇化建设的“短板”,也是值得深挖的“潜力股”。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既是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支撑。

把握进入城镇化中后期阶段的经验取向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但城镇化质量还有待提升。进入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内在动力整体有所减弱,同时,人口向省内中心城市和县城集聚的趋势日益明显。当前,河南仍有超四成的农业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其他省份,高质量推进城镇化的需求尤为迫切。未来应根据各县城的发展阶段、基础优势和发展潜力,合理把握时序、节奏、步骤,科学确定县城功能定位,按照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县城等类型进行分类引导、因城施策,加快补齐县城发展的短板弱项,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更好地满足农民进城需求。

把握筑牢全省经济坚实底盘的目标取向

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有产业才有就业岗位、才有人口集聚,而强化县城的产业支撑关键在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立足县域经济“基石”“支柱”的功能定位,发挥县域产业空间足、要素成本低、腹地支撑强的优势,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基垒台、蓄势增能。

首先,应以特色化、差异化为发展方向,突出创新引领和数字赋能,优化县域产业布局,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探索构建“一县一业一链一特一优”的产业格局。其次,以融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导向,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和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提升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功能,确保产业引得来、接得稳。最后,以农民工、新市民等为重点对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口的技能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真正实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把握激发国内有效需求潜能的战略取向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县城功能品质,进而推动更多农业人口转变为新市民,将形成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有效投资。一方面,将县城作为挖掘消费潜力的主战场,在发展富民产业基础上,加快优化县城消费设施布局,推进县城消费场所、场景改造和模式创新,提升县城配套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与新老市民消费需求的适配性。另一方面,将县城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主阵地,完善“人地钱”要素投入和保障机制,加快县城有机更新,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保障进城农民住房供给,提升县城品质和承载能力。

把握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功能取向

县城位于“城尾乡头”,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功能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必须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协同推进县域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等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首先,应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加快构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县乡村产业联动机制,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以县城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中转基地,不断增强城乡经济联系。其次,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发挥县城功能溢出效应,加强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资源向乡村覆盖,推动城乡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无差别、生活品质无落差。最后,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打开“城门”、放开“乡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实现城乡间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良性循环互动。

把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取向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应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县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首先,应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重点领域,完善县城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增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为新老市民提供高品质生活环境。其次,持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落实好“人地钱挂钩”相关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有效保障进城农民基本权益,让农民进得来、落得下、过得好。最后,以民主化、法治化、精细化、智能化为导向,创新县域治理方式,推进数字县城建设,构建覆盖县乡村的立体化协同治理体系,精准识别和匹配不同人群、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增强全体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9ff8187e86787560c5ac0fe3d0be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