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了六位皇帝,灭了司马全族,穷二代刘裕如何逆袭成为南朝第一帝?

2022-08-03   寻根拜祖

原标题:废了六位皇帝,灭了司马全族,穷二代刘裕如何逆袭成为南朝第一帝?

年轻时候的刘裕像是被刘邦附体了一样,过着遭人白眼的生活,虽然他不是刘邦的后裔,而是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后人。中年起家,五年奠定基业,刘裕的人生相当传奇,一点也不比刘邦逊色。

人生开局:一事无成的赌徒

刘裕出生时西汉已经灭亡了快四百年了,所以刘家人早就从豪族沦落为寒族。刘裕有多“寒”呢?史书说,刘裕出生时老妈难产死了,失去奶水供应家人没法养活他,老爸因此差点扔了他。

后来幸亏族里的一位婶婶正好处于哺乳期,顺便匀出一口奶养活了他,否则历史就被改写了。

因为家贫,刘裕从小几乎没念过书,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他砍过柴、打过鱼、种过地还学“刘家楷模”刘备卖过草鞋,总之,被读书人鄙视的下贱职业他都干遍了。

后人都说刘邦出身寒苦,穷得倒出蹭食。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刘邦家里有田产,是个标准的小地主,刘裕才真的叫穷。

本着“倒驴不倒架”的风骨,刘裕却依然保持了刘邦的作派,四处结交豪杰。比如他有一个好友叫王谧,此人出身于“王与马共天下”的琅琊王氏,是东晋第一权臣王导的孙子。

所以,我们要对“寒族”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它不是指生活上的“寒”,而是指政治待遇上的“寒”。寒族虽然不能靠家族的荫庇在官场横着走了,但是,他们依然可以靠士族阶级的身份,与豪族集团形成交集,依附于豪族谋求前途。

跟豪族子弟屁股后面混是要付出代价的,刘裕由此沾染上了耍钱的恶习。终于有一次,刘裕一下子输得倾家荡产。

一直混到36岁,刘裕一事无成,除了王谧曾经鼓励他说“你将来终究会成为一代英雄”,周边满满全是鄙视的眼神,待遇堪比当年的刘邦。

刘裕的机会来自于“晋安之乱”,公元399年,孙恩在会稽郡起兵反晋,刘裕得益于朋友的推荐参军入伍,在刘牢之的“北府军”当了一名参军。从这一年开始,刘裕跨入他人生的第二阶段。

人生转折:人生逆袭的大叔

参军只是个低级军官,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五年后他居然成了迎立皇帝的权臣,崛起的速度可谓光速。

刘裕虽然参军的时间晚了一点,但他的三个特质让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官居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 第一个特质:勇

刘裕的第一仗就很凶险——以数十人对阵数千人。这是一场遭遇战,刘裕当时的任务是侦探,却一不小心碰上了大股敌军。

果不其然,刘裕的几十个人很快死得差不多了,但这家伙手持双刀毫不退却,在重围中奋力砍瓜切菜。他的英勇为救援争取了时间,终于友军赶来,打败了敌军。这一战,刘裕的狠名远扬。

后来刘裕奉命率领数百人镇守一座低矮的宁波城,每一战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刘裕对自己狠,对敌人更狠,他转战数地,敌军往往被他逼得集体跳崖、跳河,都没有勇气跟他拼命。最后,连孙恩都被他逼得跳海自杀了!

  • 第二个特质:智

刘裕勇猛,但绝非莽夫,他非常善于动脑筋,大字不识几个的他还留下一部兵书《兵法要略》,你说气人不气人?

比如在宁波守卫战中,他自知根本守不住,于是干脆弃城逃跑。孙恩见状笑得嘎嘎的,率军就往城里冲,结果发现上当了。刘裕的敢死队突然拦腰伏击了孙恩,再次大败敌军。

刘裕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军事才华,从36岁从军开始,他几乎没离开过战场,打过起义军,打过各路军阀,打过北朝的南燕、后秦,几乎未尝败绩。

时至今日,刘裕的军事思想依然是军事爱好者的宝贵财富。

  • 第三个特质:仁

倘若只有前两个特质,刘裕基本上等同于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所以他的“仁”更重要。

刘裕的仁主要体现在“爱民”上。打仗最倒霉的就属老百姓,很多军队形同土匪,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刘裕却截然不同,他的军纪非常严格,绝对不允许骚扰劫掠百姓。

这大概跟他经历过的苦日子有关,也跟他的“北府军”性质有关,当然也离不开他的政治远见。

总之,化身军事家的刘裕一路飙升,成了“北府军”的绝对骨干。接下来爆发的一个事件,让刘裕又迎来一次大机遇。

公元402年,桓玄趁东晋朝廷被搞得奄奄一息之机,出兵攻破了建康,俘虏了晋安帝,并大肆屠杀司马皇族子弟。

此时东晋事实上已经亡了,北府军一把手刘牢之不顾刘裕的反对,归降了桓玄。桓玄控制北府军后逼刘牢之自杀,又对北府军展开大清洗。

刘裕审时度势,假装投靠桓玄,并怂恿他称帝,建立了桓楚政权。桓玄掉进了刘裕的圈套,他先放虎归山,让刘裕外出统兵,给他了独立门户的机会。同时桓玄自立为帝,也被推上了道德的审判台。

公元404年,刘裕首领1700名北府军骨干,正式举旗反叛桓玄,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桓玄赶出了建康。

不久,刘裕重新迎晋安帝复位,由他的好友王谧出任录尚书事,他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哥俩一个掌朝政,一个掌军事,牢牢掌控了东晋的军政大权。

至此,刘裕只用了五年时间,就从八品的参军,成了东晋帝国的“太上皇”。

人生巅峰:从权臣到开国皇帝

刘裕掌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门阀集团展开大屠杀,将掌控东晋帝国近百年的“江左士族”统统清洗掉。至此,朝中再也没人能掣肘刘裕,晋安帝成了他的大萝卜图章。

从405年开始,刘裕三面用兵,一面对付孙恩的余部,一面对付盘踞在荆州的桓氏集团的桓楚政权,另一面又不断北伐,灭了南燕、后秦、谯蜀,一度收复了洛阳和长安两京,是南朝最接近统一全国的时期。

在灭了桓楚政权的桓玄、桓谦、桓振、桓石绥四帝后,公元419年,刘裕弑杀了晋安帝,拥立司马德文为帝(晋愍帝)。

公元420年,刘裕又逼晋愍帝禅位,正是代晋称帝,建国号“宋”。为区别后来的宋朝,刘裕的“宋”被后人称为“刘宋”或“南朝宋”。

36岁才迈出人生第一步的穷光蛋刘裕,为何能在短短五年内蜕变为权臣,并且最终完成改朝换代呢?我觉得三个因素最重要:

其一,刘裕的个人才华

但凡成功者,一定处于相对有利的客观环境中,但我们首先不能否认主人公的个人才华。刘裕无论是在军事,还是在政治层面,都展现出了无以伦比的卓越才能,这才是成功的基础。

其二,桓玄的助攻

假如不是桓玄称帝,也不清洗北府军,刘裕绝无可能有后来的成就。

首先,北府军自谢玄被解除职务后便有了军阀的特征。北府军此时的首领是刘牢之,刘裕虽然崛起的速度很快,但只要有刘牢之在,刘裕就没法取代他。

事实上,正是桓玄逼杀刘牢之,将北府军推给了刘裕。北府军就是刘裕起家的股本,之前他给朝廷打工,有了北府军后他就有了私军,有了不受任何一方势力左右的坚强后盾。

其次,桓玄称帝在讲自己置于被动地位的同时,又给了刘裕将自己塑造成朝廷守护神的机会。也就是说,是桓玄给刘裕创造了统一战线,也是他给刘裕创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格局。

其三,豪门集团的沦丧

刘裕成功的最重要历史因素就是豪门集团的凋零与沦丧。

晋朝的建立得益于门阀士族集团的拥戴,晋朝的衰败、分裂和灭亡,从根子上讲就是门阀士族政治的没落。

自衣冠南渡以来,那些北方士族集团不思进取,整日忙于奢侈堕落,南方的士族集团也被裹挟,整个大晋王朝早就没了生机。

这就是一个寒族能崛起的真正原因,也是刘裕后来能轻易屠杀门阀集团的原因,那个族群已经堕落为毫无反抗能力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