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东西,衣依不舍半生缘

2022-04-19     小凡娱影

原标题: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东西,衣依不舍半生缘

作者:笑笑 来源:美篇App

整理我的衣柜,犹如和我的新朋旧友攀谈。这些九零后、零零后、一零后们跨越时空在这里相聚,似乎并没有违和感。这里的每一件衣服,都有回忆,有故事,有温暖。从布料(毛线)入眼、入手,到精心裁剪缝制(编织),最后美美地穿上身。它们让我体验着动脑动手的艰辛,品尝着收获成果的喜悦,感受着技艺长进的满足,与我结下不解之缘。

邻居大婶会剪会做,我就去观摩,然后回家实践。把大人的旧裤子拆开剪成我能穿的,一针一线缝起来。没想到第一次就成功了,裤子穿上很合体。我高兴地在屋里走来走去,又试着抬腿,不料刺啦一声膝盖处破了,连补也补不起来了。

我为能穿上自己做的合体的衣服而欣喜,也因能为父母分担家务而快乐。父母的自豪掩饰不住,老家的爷爷看到我给他做的布鞋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炫耀。

后来我下乡了,一年回不了几次家,有限的时间里我总是赶着给家人做衣服做鞋,有时也带着做鞋材料回乡下做。

不过由于实践的机会多,我的技艺不断提高。拿着别人的东西练自己的手艺,累虽累了,也算是付出值得。

后来离开了农村,再后来我有了小家,工作辛苦,家务繁重。想给孩子做双鞋,可做的速度赶不上孩子脚长的速度,再加上生活条件也好一些了,买鞋方便了,我做鞋这项技能便从此舍弃了。

做衣服这项技能却一直舍弃不掉。

也许是习惯了劳作,也许是对自己所做的衣服情有独钟,也许是别人央求不好意思拒绝,也许是看到我的家人、我的父母、我的兄妹及家人因我的辛苦付出而收获了更多的美好和快乐……总之,这件事不得不坚持。

在那个生活较为艰难的年代,我用我的辛勤劳动为家人及身边人解决了一些生活难题,带来了一些满足和快乐,也得到了他们的真诚相待和帮助,也被他们记住,想起这些心里暖暖的。

时代发展使制衣穿衣成为越来越方便的事,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从一针一线手缝做起,到熟练掌握机器缝制技巧;从使用火上烧的铁熨斗到使用蒸汽调温电熨斗;从做母亲的挖襟便服、父亲的四个兜干部服,到后来做各式各样的服装;从穿着自己做的西装走在服饰尚处单调的北京街头时吸引周围人的目光,到如今谁穿什么别人也不会在意……

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不变的是我与衣服的情缘。

这是一件逾越三十年却仍在穿的衣服。当初有人请我做衣服,拿了件很不错的样衣,我做的也让她满意。后来我在地摊上见到这样一块布头,花色质地都很合我意,就买来也照这样衣做了。同款式后来又给别人做过两三件。这衣服现在穿起来也觉得好看,会继续与我共度时光。

这衣服前襟衣角的设计我很喜欢。当初看到一个电视剧中的人物前襟衣角有些设计,一晃就过去了。我受了启发,就做了这种似树叶似水草的设计。后来我也把它用到衣领角上,领口再加飘带,很有美感。

我设计的这款衬衣很多人说好看,我更钟爱,样式不变颜色相近的我已相继做了三件,遗憾的是做这最后一件时已买不到颜色正质地柔的好布料了。

多年前用流行的凤尾花织就的毛衣仍喜欢穿。那时很忙,织毛衣又很费工夫,好在年轻时眼疾手快,又善于见缝插针,得以留下这经典花形的织物。

退休那年一下子闲得无聊,用半年时间织了这件细线毛衣,穿过多次并不起球,也因此成了我衣柜中的常驻嘉宾。

近年来视力大不如前,又很难买到合适的布料,因此很少做衣服了。又觉得有的衣服稍加修改就能穿出新的感觉,就可以让生活继续美下去,所以有时就做些修修改改的工作。像首张图中那件焦糖色大衣,二十多年来就经历了由双排扣到单排扣、由大领到小领、由直腰身到增加了腰带的变身过程。

生活在继续,我的衣服们也终将有淘汰的一天,但是我们这半生的缘分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东西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96f336527d3b187ce462301f2eb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