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时强调,“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我们应从“六尺巷”典故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和合之道、清正之道、治理之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转化为切实推动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品读“六尺巷”中和合之道,秉持和合共生的精神观念。“六尺巷”虽宽不过“六尺”,却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中“以和为贵”博大精神理念。俗话讲,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清康熙年间,张英“让他三尺”所体现的克己让人、宽容大度的品德,立起了为政者的标杆。广大党员干部是做群众工作的,要让群众满意,自己首先要有一颗宽容心、礼让心、谦逊心,只有不计较、多奉献、少索取,以百姓心为心,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真正践行群众路线,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品读“六尺巷”中清正之道,守牢大公无私的廉洁意识。“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一句中“只为墙”道出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廉洁奉公”。在面对家族与邻里的土地纠纷时,他以公正、平和的态度处理,不贪财、不谋私,深知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用于为民众谋福祉。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悟其中的廉洁智慧,做到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敬畏权力、廉洁用权,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属,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打扫思想上行为上的“灰尘”,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品读“六尺巷”中治理之道,共绘社会治理的生动篇章。以古鉴今,以文化人。“六尺巷”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理念,经过岁月积淀和历史淬炼,融入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基层治理理念,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六尺巷典故中汲取历史智慧,将“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融入到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以“拳拳公仆心”谋求基层治理“新思路”,以“涓涓为民情”夯实基层安定“新根基”,以“灼灼赤子心”绘就基层治理“新篇章”。
丰台区 郭子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