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热”又来了
从5月初开始,上海小升初就拉开了本年度的择校大戏。其中,上海华二初中的精彩表演,还给吃瓜群众们增添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
随后,多个地市的幼升小、小升初大幕相继拉开。现在,轮到了网红城市西安。
最近,在各个平台都有不少关于西安升学的消息,什么学区学位划分公平不公平啦,孩子报名需要家长提供银行流水啦,报不报民办啦,摇号报名的比例有多少啦,一些家长甚至愁得晚上睡不着觉。
至于吗?还真至于。
大约一个月前,曾经有一则新闻,因为疫情的原因,幼儿园普遍都开学晚。
于是,民办园甚至决定不放假了。
开始笔者还以为是生存问题,毕竟几个月没开张,大家都面临生存压力,前一阵各地民办幼儿园为了自救,卖早餐、卖烤肉的新闻也不是没有。
然而新闻看到后面才知道,不放假主要是因为大班的家长太焦虑,他们担心孩子的“课程”耽误的太多,影响幼升小,唉~
至于吗?
这个事,因人而异吧。
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这个逻辑是连成线的:
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初中,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这辈子就完了。
当然,这个逻辑还可以继续向下延伸到幼儿园。
我为啥“反对”择校
听过这么一段话:
如果我们用上下限来划出孩子的能力范围,那么一所好学校,能保证的是孩子的下限,但是,父母稍微上一上心,就可以大幅度、指数级地提高孩子的上限,换句话说,孩子的潜能空间有多大,要看父母。
不管孩子在哪里读书,背靠哪所名校,归根结底,拼的都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而且,严格来说,对于择校,笔者(超人爸爸说教育)倒谈不上反对,只是没有那么热衷、那么鸡血。
因为就我个人而言,还是认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要远大于学校的。
去年高考期间,有一男一女两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考生,女的是武亦姝,男的叫杨晨煜。
武亦姝比较有名,她的家庭教育故事大家也都听得很多了,诸如父母从小陪孩子一起赛诗,关掉手机陪孩子等等。
杨晨煜以730的总分获得了广西高考状元,并且是恢复高考以来的最高分,只有语文和理综各扣了10分,数学英语都是满分。
很多家长期望能从状元身上,得到靠谱的学习方法,让自己孩子也鸟枪换炮,但是,他们失望了。
记者采访的时候,杨晨煜的妈妈说:
我不清楚很多人孩子都上初中了,还要来问我怎么教育孩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教育孩子一定是在他没有意识的时候给他打好基础,让他养成自觉的习惯,后面的路就很好走。
虽然没有明说,但很明显,这个“好基础”,是在上南宁二中这样的超级中学之前,就已经打好了的。
而且,笔者更信奉的是,想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自己首先要成龙成凤,自己不努力,单纯去要求、逼迫孩子,既难以操作,也欠厚道。
幼升小、小升初摇号要焦虑,摇不到好学校要焦虑,甚至于疫情耽误了幼儿园开学,幼儿园大班提前补不了小学的课,也要焦虑。
窃以为,有不少父母需要改变心态,孩子的所谓起跑线,从来就不是名校,而是父母自己。
家庭,是比学校重要十倍、百倍的教育场所。
结束语
我知道,很有可能有些人会想,哇,你不择校,也好啊,这样的人多一个,我就少一个竞争对手,真是太好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