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东京伦敦!深莞惠“半小时通勤圈”提速,22条高快速路+32条轨道线路

2022-08-10   中工招商网

原标题:对标东京伦敦!深莞惠“半小时通勤圈”提速,22条高快速路+32条轨道线路

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深莞惠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按照规划,未来三地之间将形成“12高10快41主18次支”的跨市路网衔接方案;同时,总计将有30余条国铁、城际铁路、跨市城市轨道衔接深莞、深惠。深莞惠“半小时通勤圈”发展提速。

将规划10条跨市快速路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深圳与东莞、惠州之间跨市交通出行量约136万人次/天,出行较为活跃,以商务出行为主,初具通勤特征,其中道路出行达85%以上。深莞、深惠已连通跨市道路35条,其中高速公路9条,主次支路26条。但是,深莞、深惠跨市道路暂时都没有衔接快速路,难以满足城际通勤出行需求。与此同时,还存在跨市主次支路密度偏低、断头路较多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高等级道路的交通拥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莞惠都市圈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预计2035年深圳与莞惠之间出行量将大规模增长至520万人次/天。其中,通勤出行量达到约300万人次/天。

为进一步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圳制定了《深莞惠路网衔接规划方案》。未来深圳与东莞、惠州之间将形成“12高10快41主18次支”的跨市衔接路网体系。

具体来说,高速公路方面,将规划形成12条跨市高速(深莞6条,深惠6条),其中长深高速、沈海高速正在进行改扩建施工,深汕第二高速、惠坪高速正在开展工可研究。快速路方面,规划了10条跨市快速路,其中深莞7条,深惠3条。计划“十四五”期间启动建设丹平二期-东深公路通道,开展盐龙大道-新龙大道通道、龙观快速-新公常路通道等6条通道前期研究。此外,主次支路方面,将持续打通边界断头路,加强毗邻地区联系,规划新增或提升改造44条主次支路。目前,丹梓北路-旺多路、吉桥路-新南大道等10条已经在建,朝阳路-大兴路、桂花路-沙湖大道等9条计划“十四五”期间启动建设。

基于既有道路设施,深莞惠之间已开通跨市公交线路31条,其中深莞之间18条,深惠之间13条。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表示,未来一方面将结合客流情况,合理调整发车班次和路线,采取开行大站快车、区间车等灵活运调形式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将以市场化手段,持续增加跨市定制公交的规模,在现有线路基础上继续增加线路。

超30条轨道连接深莞惠

参照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圈的发展经验,都市圈交通设施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轨道分担率理想水平为40%。目前,深莞、深惠之间既有轨道只有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铁、厦深铁路、穗莞深城际等4条国铁及城际铁路,未来轨道建设将提速。

未来,深圳与东莞、惠州之间规划形成国铁及城际铁路共计15条。其中,深莞之间4条国铁(广深、广深港、赣深、深永)和5条城际(穗莞深、深莞增、深惠、深广中轴、塘龙)。深惠之间5条国铁(京九、厦深、赣深、深汕、深河)和3条城际(深惠、深大、深汕)。其中赣深铁路和深惠城际同时经过深莞惠3市。

除国铁和城际轨道外,深莞惠都市圈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也将衔接。根据深圳市轨道办编制的《深莞惠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方案及实施策略研究》,未来深圳与东莞、惠州之间还要形成跨市轨道共17条。其中,深莞之间13条、深惠之间4条。深圳6号线支线东延、深圳11号线北延、深圳22号线北延、深圳10号线东延及深圳14号线东延等5条正在研究列入五期建设计划。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深圳都市圈2022年拟开工建设城际铁路项目共10个,包括:深惠城际前海保税区至坪地段、深惠城际坪地至仲恺西段、深惠城际仲恺西至惠城南段、深惠城际大鹏支线、深大城际深圳机场至坪山段、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前海段、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塘厦至龙岗城际、常平至龙华城际、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总建设里程约351公里,总投资约1872亿元。

目前,深圳与东莞、惠州两地政府已建立了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机制,统筹推进项目前期研究、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在指挥部的大力统筹协调下,目前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前海段、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均已开工建设;深惠城际前坪段、深大城际、大鹏支线可研均已批复;其余线路均已启动前期研究工作。

深惠拓展海上客运交通

日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提出,要强化深莞惠海空枢纽资源整合,构建以深圳港为国际航运枢纽,东莞港、惠州港共同支撑的都市圈港口群,以深圳西部港区、盐田港区为龙头,以深圳平湖、东莞、惠州等内陆港为补充,以平湖南-盐田港区专用铁路为通道的组合港体系。

记者了解到,深惠之间将大力发展海上交通。其中,惠州提出升级改造大澳塘客运码头打造湾区海上客运枢纽,并落实《深惠汕海上客运航线基地综合发展规划(2020-2030年)》要求,“十四五”期间拟开通深圳东部—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航线,进一步开通深圳西部—香港—深圳东部—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航线;远期形成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滨海旅游精品航线,建成海上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据悉,深惠汕海上客运航线的定位以海上旅游(休闲)模式为主。

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工程全面推进,

打造“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公路通联网络

2035年建成15000公里高速路网

“十四五”期间,深圳高速通车里程将达425公里。图为深汕第二高速设计图

大湾区一体化随着路网的织密而进一步加速。架桥穿海的快速通道,联系珠江东西岸;顺畅通达的高速公路,纵横南北。高速公路延伸之处,形成资源互通、机遇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网,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到2035年,大湾区将基本建立完善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主骨架高速公路,网络总里程将达15000公里。

重大工程全面推进

多元立体交通网日益成型

近日,在位于惠东县的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几台大型摊铺机依次排开,随着各环节人与机械有机配合,水稳层铺设持续向前推进。据了解,目前,项目全路段右幅车道已基本完成交通导改,后续将全力攻坚左幅道路的施工作业。作为广东省目前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深汕西改扩建工程进入快速施工期。据了解,截至目前,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基工程已累计完成25%,桥梁工程累计完成35%,隧道工程累计完成20%,计划于2023年建成。

同样是在近期,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左右幅主缆索股架设均突破100根,整体已完成架设总量的一半,伶仃洋大桥单根主缆由199根通长索股组成,每根索股由国产自主研发2060兆帕的高强钢丝组成,是目前国内强度等级最高的悬索桥主缆钢丝。而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也于日前正式合龙,大桥如巨大“竖琴”矗立江海中。

粤港澳大湾区重大路网工程的建设,一日千里,正从规划一步步变成现实,多元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正日益成型。

路网里程快速增长

“十四五”深圳高速将达425公里

“十四五”期间,深圳市将加快深中通道、深汕第二高速、外环高速三期等建设,实施机荷-惠盐高速、深汕高速等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预计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里程超150公里,至“十四五”期末,深圳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25公里,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在此次公布的最新规划中,涉及深圳的高速公路包括:G4京港澳高速、G15沈海高速、G25长深高速和G94珠三角环线高速,4条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汇聚深圳。新增G0412深圳-南宁高速公路,经深圳、珠海、江门、茂名至广西玉林、南宁等地,这条高速也将进一步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资源要素便捷流通,并且加强大湾区与粤西、广西的交通联系。

大湾区“硬联通”持续优化

2035年建成15000公里高速路网

根据《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35年,大湾区将建成总里程约15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省辐射泛珠的高速公路网,同时,珠江口将再添3条跨江通道。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将得以进一步优化。

据了解,目前,跨珠江的公路桥有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珠江黄埔大桥和港珠澳大桥,其余在建和规划的通道还有7条,分别为:在建的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澳门轻轨横琴线,以及规划中的深珠通道、莲花山过江通道,成为连接“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深圳、广州、珠江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的沟通之桥。

此外,根据湾区相关交通建设规划,未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还将新增13条路线。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主要涉及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以及香港、澳门。除广州、深圳新增10条对外辐射通道之外,规划还新增中山西环南延线、珠海机场高速北延线等3条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