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公布,为什么养老金不如最低工资?合理吗?

2023-04-19     学会之声

原标题:2023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公布,为什么养老金不如最低工资?合理吗?

最近,人社部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的地区越来越多了

上海以2590元居榜首,最低的是广西自治区的第3档1430元、黑龙江省的第3档1450元。

现如今,如果每月只有这么点工资水平,生活确实会比较艰苦。

而很多退休老人疑惑,养老金也称为退休工资,为什么有的不到1000元呢,不应该低于最低工资啊?

事实上,这是两码事。

最低工资标准是对在岗职工的保底政策,如果用人单位每月发给职工的工资低于当地政府部门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那就属于违法的。

养老金,就是大家所说的退休工资,是我们在职时缴满规定的缴费年限,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以后,所获得的养老保险待遇保障。

在职时养老保险缴费金额越高,缴费年限越长,所领取的养老金就会越高,跟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是没有关系的。

最低养老金水平如何?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本市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有市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这三个关键的数值影响基础养老金的最终值,因此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我国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原则。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我国现有的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发展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97年国发26号文,规定退休人员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为120个月;

第二个阶段为2005年国发38号文,规定60岁、55岁和50岁计发月数分别为139、170和195个月。

以60岁的老人退休为例,计发月数以139个月来计算,但并不是只能领取139个月,是139+个月,活到老领到老。

大妈也听到很多粉丝呼吁:养老金应当跟职工工资一样,设置最低下限。

事实上,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它有一个平均缴费指数的条件。而这个平均缴费指数,是根据所在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来确定的。

也就是说你的社保最低缴费指数,是不能够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最高也不能够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300%。那么这二者之间是可以自由的选择档次的,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工资收入来进行选择。所以很显然有了平均缴费指数,其实就相当于限定了我们养老金的最低下限和最高上限。

总结一下,养老金和最低工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可比性。另外,也没有任何的法律规定提到养老金必须要高于最低工资标准。

所以说养老金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合法合理的。

综合整理自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882150a1077bab5b7699a259c9ff0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