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湖南儿童意外频发 这些错家长别再犯了

2019-07-26   红网

红网时刻记者 李书蓓 实习生 徐蕊蕊 综合报道

暑假期间,儿童在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的同时,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据了解,每年7月进入暑期后,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儿科收治的儿童意外伤害病例会增加15%至20%。意外伤害的类型有溺水、烫伤、误食各种异物(硬币、螺丝钉、水晶宝宝)、玻璃划伤、坠楼、摔伤等。其中车祸、溺水、坠楼等意外伤害成为0-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死因。

每年的暑假都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期。连日来,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新闻事件频发,刺痛了天下父母心。这些悲剧不禁引人深思,我们总是习惯于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但家长的安全意识是否做到位了呢?

溺水 暑期最高发最致命

危险指数

案例:今年5月17日,湖南平江五个小孩相约在一水池内抓龙虾,过程中有三个同学感到无聊于是便先回家中等待了。三个同学刚回去,留下来的另外两个小孩就互相下池捉虾,过程中不慎跌入水池中溺水身亡!

而到了暑假,小孩涉水的概率大大增加,大人们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在这方面管好小孩。

意外伤害 暑期儿童“被困”占比高

危险指数

案例:今年7月5日下午,益阳沅江市城市之星商业广场就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名幼童的右手被卡在了自动扶梯中,动弹不得。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经过半小时紧张救援,成功将男童的右手手臂从扶梯缝隙中取出,立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走失 父母失管是首因

危险指数

案例:今年7月23日,长沙交警芙蓉大队五中队协警喻冬在文艺路口巡逻时遇两名群众求助:说一名小女孩走丢,请求帮忙联系家长。因天气十分炎热,小女孩满头大汗,一直哭。在协警的帮助下,待小女孩情绪稳定后才记起了父母的电话,最终成功联系上小女孩的父亲。

交通意外 低龄儿童更易发生交通事故

危险指数

案例:近日,湖南省高速交警部门在视频巡查时,发现京港澳高速宜章收费站出口处,几名小学生正横穿高速公路嬉戏,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家长须知

这些急救措施,你掌握了吗?

烧烫伤

让孩子立即脱离热源,并迅速脱去衣物,如果衣物粘在皮肤上,切勿强行撕下,宜用剪刀剪开,轻轻揭开。用大量冷水冲洗创面,不仅可以冲掉污物,还可以降温,减少残留的热源对身体的进一步损害。一定要保持伤口清洁,不要自行涂抹任何药物,那样会造成伤口的感染,影响它的愈合。

溺水

溺水后将人倒过来控水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盲目和随意控水,正确做法:1.将溺水儿童平放,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咽内、鼻内异物;2.溺水后舌头会后坠,堵住气道,要抬高其下巴;3.溺水儿童停止呼吸,应尽快施行人工呼吸:捏住其鼻孔,深吸一口气,往其嘴里缓缓吹,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放松其鼻孔,以每分钟16次至20次为宜,直至孩子恢复呼吸;4.一旦溺水儿童心跳停止,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气管异物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家庭急救中的基本技术。对1岁以下的孩子,可将孩子倒拎,拍打其背部,通过气流冲击孩子将异物吐出;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可将孩子抱于胸前,一手握拳,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在胸口下方用力向上挤压,直至异物吐出。

儿童骨折

孩子受伤后应就地休息,不要立刻按压受伤部位,要减少关节活动,避免损伤加重;受伤后,应用急救包、骨折夹板、绷带对受伤肢体进行固定;30%的儿童骨折存在骨头生长板的损伤,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导致生长障碍。因此,儿童骨折后应尽量选择有儿童骨科专科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