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的吉林列车爆炸案:女子因为一把花生,挽救了全车厢人性命

2023-07-18     种疏汽车

原标题:36年前的吉林列车爆炸案:女子因为一把花生,挽救了全车厢人性命

36年前的吉林列车爆炸案:女子因为一把花生,挽救了全车厢人性命

有人说:“每一起凶杀案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悲剧的人生,一个悲伤的真相。”也正如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有可悲之苦。1986年轰动全国的吉林列车爆炸案的幕后真凶邱凤国,也是一个可恨又可悲的罪人。

打了几年零工后,几个兄弟读书出来,有了正式工作,家里的境况稍微好了一点,他就琢磨着报考林业局的工人岗位,那个时代正式工比什么都吃香,即便工资微薄,在婚恋市场也是香饽饽,在乡里人看来也是极有出息的。

一切准备积蓄,可因为学历没达到门槛,最后连竞争的机会也没有。从那时起,邱凤国就有点埋怨命运的不公,而初恋的夭折,更是放大了他的这种负面情绪。

没有考上林业局的工人岗位,他一直郁郁寡欢,后来在兄弟的帮助下,他到了一个工区当养路工人,虽然工作条件艰苦,冬天要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修路,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也遇到了自己的初恋林某。

两人感情深厚,有过一段甜蜜的回忆,林某是林场的正式职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毫无意外遭到了林某父母的强烈反对,因为邱凤国只是一个临时工,林家觉得他配不上林某,于是棒打鸳鸯,强制他们分手,后来林某顺从家里的意思,和他断绝了来往。

虽然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一些小地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然占主导。失恋后,邱凤国整日精神不振,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恨女友的负心,也恨世道的残酷。

这种负能量的情绪不断堆积,他的思想也愈发偏执,家里人担心他就此堕落,于是妹妹就给他介绍了另一个女孩,邱凤国在新的恋情里,得到了短暂的快乐,他不想成为别人眼里的“大龄剩男”,迫不及待要与那个女子结婚。

可这回轮到他的母亲棒打鸳鸯了,邱母觉得女孩家境太差,硬生生拆散了他们。两次失恋后,邱凤国觉得无人爱他,性情大变,每天一下班就待在宿舍里发呆,心理愈发阴郁,周围人都不太爱搭理他。

因为他一直沉浸在消极情绪中,工作上也不如以前那么积极上进了,领导觉得他不够吃苦耐劳,把好的机会都给了别人,还时不时批评他,挑他的刺。邱凤国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对世界产生了厌恶感,渐渐生出反社会人格,想要报复让他痛苦的领导和初恋。

通过对案发现场的侦查和分析,警方很快确定了引爆炸药的就是邱凤国,据当天的幸存者称,当时邱凤国跑到二号车厢,直勾勾地望着一名漂亮女子郑某,在郑某多次询问他是谁的时候,只傻笑着说了一句:“你愿意和生生世世在一起吗?”

郑某觉得他不可理喻,都没答他的话,炸药就在那一刻被引爆了,可是那天他的初恋并没有上车,但他仍没有放弃炸车,且他一开始的目标可能不是二车厢,而是挨着火车头的一车厢。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同事唐某在一车厢遇到了他,看到他抱着一个大麻袋站着,神情悲凄,还安慰了几句,在邱凤国准备打开袋子的时候,她抓了一把花生塞到他手上,让他坐下来和大家一起聊聊,笑着告诉他生活里没什么过不去的。

邱凤国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随后就转身走向了二车厢。作为铁路养护工人,他自然知道紧连火车头的一车厢被炸毁,整个火车的人都得给他陪葬,不然不会在一车厢停留,也许是唐某的这一把花生,让他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暖,他才留了她一命。

邱凤国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他没死,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邱凤国的行为是可恨的,其实他的可悲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人生从来不是坦途,顺风时,谨守本心,不骄不躁;逆风时,调整心态,等待柳暗花明,才是生活最优美的姿态。

36年前的吉林列车爆炸案:女子因为一把花生,挽救了全车厢人性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7a9ab5d8b2438db385b3d34a76f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