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美国和伊朗是死对头,双方在很多问题上的立场是针锋相对的,但最近,由于以色列太能作妖,居然将美国、伊朗逼到了一起,双方立场罕见达成了一致。
据观察者网8月14日的报道,三名伊朗高级官员公开表示,只要以色列同意签署加沙停火协议,伊朗可以放弃对以色列的报复,反之,“若谈判失败,或以色列有意拖延”,“伊朗将与黎巴嫩真主党等盟友一同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拜登也在新奥尔良对记者表示,如果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协议,“预计伊朗将跳过对以色列的报复性打击”,他强调,“这是我的期望”。
很显然,在加沙停火的问题上,美国与伊朗罕见站在了同一立场上,双方或施压,或敦促以色列与哈马斯签署停火协议,连语气、口吻都是如此的相似,仿佛美伊才是真盟友,而以色列是两国要敲打的对象。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诡异的一幕,完全是因为以色列“太能作妖”了,让美国、伊朗都难以下台,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华盛顿与德黑兰才通过讨价还价,达成了一致,那就是联手施压以色列签署“加沙停火”协议。
就伊朗来说,之所以希望通过“放弃报复”来换取以色列可能的“停火”,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巴以冲突以来,伊朗不仅大使馆被炸,革命卫队二把手被炸死,连本国总统都死的不明不白,早就希望加沙停火了;另一方面,以色列在伊朗境内炸死了哈马斯领袖哈尼亚,让伊朗丢尽脸面,后者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若能通过加沙停火体面“放弃报复”,那是最好的“下台阶”方式。
就美国来说,之所以敦促以色列停火,并以“免遭”伊朗报复来诱惑,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巴以冲突长期化,让美国在国际上承受巨大的压力,不断消耗超级大国的公信力和软实力,不支持以色列做不到,支持以色列会被万国喷,“我太难了”;另一方面,以色列不断挑衅伊朗,就是以中东大战来要挟美国,“要么支持我拿下加沙,继续为我背锅;要么我就点燃中东战火,拖你下水”,若能让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美国自然“欢天喜地”。
德黑兰没有和以色列交换的筹码,只能用“我不打你”来换取“巴以停火”,而美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是给了以色列“不少好处”。比如说,布林肯国务卿对以色列做出巨大让步,宣布放弃对以军“耶胡达胜利营”的战争罪调查;据《以色列时报》周二的报道,五角大楼宣布,将向以色列出售价值200亿美元的战斗机和其他武器弹药;为确保以色列的安全,美国向中东部署了航母战斗群和巡航导弹核潜艇。
在给足了好处之后,布林肯苦口婆心地表示,中东局势紧张升级“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对美以两国“谁都没有好处”;而拜登也发出诱惑的声音,他表示,只要以色列签署加沙停火协议,伊朗就会“跳过”报复,“这是我的期望”。因此,简单地说,伊朗急于想从巴以冲突中脱身,更迫切想找台阶下,才用“放弃报复”换取加沙停火;而美国则不想陷在中东,打算集中精力“困俄”、“俄华”,这才劝以色列停火。
虽然美国、伊朗所追求的利益不同,但都需要以色列“停火”,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美伊双方罕见达成了一致,站到了相同的立场上。那么,以色列会同意签署停火协议吗?应该说,这个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如果以色列在此时宣布停火,哈马斯将死灰复燃,且在巴人各派系已经被中国捏合的情况下,巴人或在和平之后立马宣布正式建国,全球140多个国家会同意,包括中俄,以色列想要永久强占巴人领土就不可能了。
另一方面,如果在没有拿下加沙的情况下宣布停火,等于是“半途而废”,出了气,但没有断根,而如果只为出气的话,根本没必要打这么久,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挨这么多的骂,因此,一旦停火,内塔尼亚胡政府很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倒台”。
相反,如果以色列坚持不停火,说句实话,美国、伊朗“又能怎么办”?伊朗敢玩命报复吗?不敢,最终还得认怂,以象征性的攻击给自己“找体面”,而以色列随时可以再找伊朗的麻烦,让德黑兰付出代价。
如果以色列坚持不停火,美国敢放弃对以色列的保护吗?同样不敢,犹太财团在就控制美国的方方面面,谁想上台都无法绕开犹太人,“金钱是政治他娘”,没钱还选个毛线,更何况,今年还是大选年,民主党岂敢和钱过不去?
所以,对于以色列来说,停火代价极大,不停火却不必付出多少代价,那又何必停火?从这个角度来看,估计以色列最终还是会坚持打下去,而美国最终也不得不以“一边痛骂,一边军援”的方式,支持以色列拿下加沙,没办法,美国真不想看到以色列挑起中东大战并把自己拉下水,为了集中精力“困俄”、“遏华”,美国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