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语言类小品为何逐渐走向下坡路

2023-02-10     purple水晶

原标题:春晚语言类小品为何逐渐走向下坡路

今年的春晚大家有没有看呢?

第一届春晚1983开启了中国除夕夜必备电视节目之一,从春晚中流落出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尤其是该届春晚给人印象最深的节目就是歌曲《乡恋》,成功的在民间迅速的获得很好的口碑。

随后的每一年,春晚都为成为中国风向的引领者,印象最深的还是《齐天乐晚会》春节晚会,给人眼前一亮,没有太多的束缚,过年不就是图个乐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春晚也从神坛走向落寞,从春晚流出的小品经典段子,赵丽蓉老师的《打工奇遇》中的宫廷玉液酒,《妈妈的今天》中的司马光砸光,等等一系列的经典段子,流传至今。

在1996年春晚中夫妻小品中《过河》潘长江、闫淑萍老师表演形式,成为音乐小品的另类的先驱,表演加说唱形式观众耳目一新,小品里的歌曲也成为当年火遍大街小巷的歌曲。

朱时茂,陈佩斯老师的小品的无实物表演,那叫一个过瘾。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09年的《不差钱》,中的经典段子流出后,似乎春晚小品开始用起网络流行梗。

如今的小品,前一秒还是众人误会,下一秒硬生生的催人泪下,大过年的大家就图个乐,忙了一年了,这总结局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现在的有演夫妻桥段的小品,必是女方阳刚十足,家庭地位不可撼动,男方呢?必定小心翼翼,软弱、卑微。

我想中国人的夫妻生活,就应该这样吗?平时大家都夫妻生活也是这样吗?被春晚定义似的夫妻小品,小品的创作者的水平真是有待提高呀!

多年以后再次翻看以前的小品,经典永流恒,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创作人员精心设计,演员人员用心表演,舞台也给予了更多发展空间,都是缺一不可的。

大过年的就是图个乐,被教育一年了,看个电视再教育,谁爱看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75576fdea33c098bfa32a0437493e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