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作为我国的一个经济强省,同时拥有众多高水平大学,高校的数量和质量均在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强省;尤其武汉是我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我国内地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随着中部经济的崛起,武汉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每年都吸引了全国很多优秀学生争相报考。今天就给大家解析湖北省的五所211大学,实力强、办学特色鲜明、行业认可度高,建议收藏。
一、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
学校起源于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工艺堂, 2000年5月27日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工业大学源于194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历经传承与发展,1985年更名为武汉工业大学,1998年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所属划转为教育部主管。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源于1946年的国立海事职业学校,历经传承与发展,1993年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隶属原交通部。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源于1958年的武汉工学院,历经传承与发展,1995年更名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隶属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建材建工、材料、交通、汽车、航运等领域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力,给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便利条件。
学校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设有25个学院(部),92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9个。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面向全球聘任的战略科学家30人,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湖北省教学团队9个。材料学科、工程学科和化学学科进入世界ESI学科排名的前5‰。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材料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水声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物加工工程
湖北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航海技术、物流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动画、产品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工程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电子商务
国家特色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画、工业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物联网工程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学科评估
A+: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设计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B: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 土木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应用经济学
B-: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 软件工程 、 矿业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艺术学理论
C+: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化学工程与技术
C :仪器科学与技术 C-:电子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 法学
图书馆
就业和升学
2020届本科生就业率93.53%,硕士98.22%,博士96.71%;签约单位主要流向为国有企业(38.51%)、民营企业(43.18%)、三资企业(7.64%);就业区域集中在湖北、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建材建工、交通、汽车行业占40.45%,进入世界500强占32.42%,中国500强占52.65%。本科生国内升学36.12%,国外升学率为5.72%,保研率是14.9%,本科生平均月薪7546元,研究生9769元。
录取分数
2020年在山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是599,位次为8897;文科最低录取分数是573,位次为1983。
2020年在湖北本科批普通类理科最低录取分数是609,位次为12594;文科最低录取分数是579,位次为3379。
推荐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设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 土木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应用经济学 、软件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专业、航海技术专业等。
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称地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七校联合办学”创始成员;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被誉为中国地质行业的“黄埔军校”,行业地位显而易见。
学校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设有23个学院(所)、65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学科、社会科学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43位。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煤及煤层气工程、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球化学、环境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
A+: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A+学科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22位。
B+: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
B:马克思主义理论、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B-:应用经济学、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C+:控制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C: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地理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C-:物理学、统计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录取分数
2020年在山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是586,位次为12468;文科最低录取分数是572,位次为2069。
2020年在湖北本科批普通类理科最低录取分数是602,位次为15066;文科最低录取分数是581,位次为3162。
就业和升学
2020 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94.68%,其中本科 生就业率为 94.01%,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6.10%,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4.32%;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 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40.29%,其中保研率为18.15%,毕业生出国出境 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3.26%;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为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教育;毕业生前往自然资源相关领域就业的人 数占 42.68%;就业省份人数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湖北省、广东省、北京市;2020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主要是: 民营企业(42.54%),国有企业(29.03%),科研设计单位(11.18%);进入世界500强的占20.8%,中国500强的占26.84%。毕业生平均月薪在7000元左右。
推荐专业:地质学、煤及煤层气工程、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球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测绘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