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一座城市的足球回忆,不仅是那支球队,还有我们战斗过的主场

2023-01-11   摄影肖鹏

原标题:承载一座城市的足球回忆,不仅是那支球队,还有我们战斗过的主场

本文为硬腿子聊个球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如果你向稍微上点年纪的广州球迷问一个问题,他心中最难忘的主场是哪一座球场,恐怕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如今广州恒大的主场天河体育场。那么在老一辈广州球迷心中,最让他们魂牵梦萦的球场是哪里呢?答案恐怕多数会选择越秀山或者东较场(广东省人民体育场)。

究其原因,其实答案也非常简单,就是陪伴!

新中国成立后,饱经战火摧残的广东省公共体育场被省政府重新修建并与1950年正式更名为广东省人民体育场。1953年,越秀山人民体育场(含标准足球场和400米跑道,可容3万观众)也正式建成。从此,这两座体育场开始伴随着广东足球,不管是高峰还是低谷都一起成长,同时成长的还有一代又一代的广州球迷。

上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国内的物质生活并不是非常富足,大家的业余活动也远不如现在这样丰富多彩,足球成为了不少人工作之余,最大的兴趣爱好。

广东队、广州队、广部队、广州工人队,这些球队中的球员一批接着一批进队、成熟、退役,一代一代的球迷也成长、老去,曾经的青葱少年,如今甚至已经成为儿孙满堂、白发苍苍的老人。

在越秀山和东较场,他们见证了广东队1-0击败来访的西德奥运队,见证了吴群立以一己之力掀翻不可一世的巴西桑托斯,也同样见证职业化之后广东足球的急速坠落。

1994年,中国足球正式进入职业化的道路,广州队成为广州太阳神坐拥主场越秀山,广东队成为广东宏远坐镇主场东较场。

那一年的胡志军和彭伟国成为多少球迷的偶像!

2000年9月23日,已经在甲B中沉沦数年的广州太阳神,凭借曾庆高的那一脚世界波绝杀北京波导,成功保级。比赛尚未结束,东较场(此时越秀山正在翻新)的广州球迷就已经沸腾起来,近千名观众跳入场内和球员进行疯狂的庆祝。哪怕不在现场,隔着电视屏幕,你都能感受到他们的激动与兴奋之情,同时又有一丝无奈。

曾经的甲A亚军沦落至甲B惊险保级,何等的辛酸。可不管如何,自家球队总算是抱住了甲级的资格,抱住了这座城市足球的火种。

因为此时,曾经广东足坛的老大哥广东宏远已经兜兜转转,经历韶关、柳州,又搬至南宁。一年后,广东宏远将球队拆分,一二队和甲B资格打包卖给青岛海利丰,而后者与2010年因为赌球被取消联赛注册资格。

剩下的广东宏远队三、四线队伍组建成东莞南城,几经转手梅县客家、梅县铁汉到最后的广东华南虎,最终与2020年2月宣布解散。

广东宏远足球队就此烟消云散。

看到这里,恐怕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广州恒大淘宝更名为广州队,对于不少广州球迷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在广州球迷心目中,什么恒大、什么淘宝,都不是。

他一直都是那支承载了几代广州人青春的广州队。

除了东较场和越秀山,洪德、宝岗、西村、荔湾这些体育场,哪一座不是满满地记载着老一辈广州球迷的回忆。

同样的道理,放在天津,老一辈的津门球迷恐怕更惦记着民园体育场,北京球迷除了工体,还有那历史更为悠久的先农坛体育场。

新科中超冠军江苏苏宁的主场在南京奥体,但是老一辈江苏球迷挥洒汗水更多的恐怕还是五台山。

什么是足球文化,不是要为球队取一个多么好听的,多么响亮,多么有意境的名字,重要的是陪伴!球迷陪伴着球队一起成长,一起胜利,一起失败,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狂。

承载一座城市的足球回忆,不仅仅是那支球队,还有我们战斗过的主场。

在那里,我们敲锣打鼓,呐喊助威,唱跳欢笑,谩骂痛哭。

可如果自己城市的球队一夜之间突然搬走了,这种陪伴的纽带,文化的传承也就随之断裂,不复存在。

所以,我特别能理解河南建业和石家庄永昌这两支球队球迷的心情。尤其是河南建业,二十多年的陪伴,一夜之间,可能说没就没了。

将心比心,如果有一天自己城市的球队如果突然一天离开这里,将主场搬到其他城市,即便是在省内,换谁恐怕都会骂街。

可骂完之后,又能怎么样,谁让咱们摊上这么个足协。

打造百年俱乐部?

人家好不容易坚持了四分之一个百年,说终结就这么终结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