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变穷了,除了吐槽富人、官二代,只学会了一件事:拼命花。
我认识一个女性朋友,工资3000元,但每天必须点一杯星巴克犒劳自己。
越穷,越想用物质消费来弥补自己,提升生活质量。
越赚不到钱,越看不起小商小贩,觉得坐在办公室里,是一个十足的金领。
穷人为什么一直穷得很稳定?
好多人想改变,但从来不知道变富有3个最大的阻碍。
01、浑浑噩噩的每一天,有委屈只会抱怨。
除了没有王健林这样显赫的爹,没有省长市长权势够大的直属亲戚。
没有含着金钥匙出身的背景,没有天上砸馅饼的彩票中奖外。
最核心的问题是:你每天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地过着。
咱们去中介市场转一圈,发现一个问题,体力活都只招聘到45岁了。
一有困难,一有委屈,是不是就喜欢找身边的朋友和亲戚诉苦?
没有用的,我跟你说。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只有你成功了,你的那些朋友、亲戚才会聚过来,才会簇拥你成为老大。
再也不要在互联网上哭诉自己各种倒霉、牢骚、委屈和不幸了。
除了陌生人的一句“振作起来”,没有人会真的帮你的。
有一次,向我最好的闺蜜借300元,结果她直接回了一句微信。
救急不救穷,真没钱了,你会直接找你妈。
我一点都不怨恨,真的。
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02、拼命弥补短板,永远和二八定律抗衡,一直在挑战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穷人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我也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
从来不考虑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点,永远在弥补自己的短板。
去年,我看到同行做VBA系统,月入一万,于是屁颠颠买了很多专业书。
从头开始学,学了一个月,才掌握了基础技能,放上去的模板质量惨不忍睹。
销量也上不去,更别提赚大钱了,实在太打击我的自信心了。
做你不熟悉的短板,意味着你做得很慢,还不得核心要领。
没有3-5年的刻意练习,怎么可能打败别人呢?
03:不明白流量体和流通体结合,消费者—生产者的转变,是最好的方向。
我一直很佩服一个老板,他比我还小一岁,但现在身家已经过亿了。
2006年7月,浙江大学毕业后,直接去了美国求学,学的是商业管理。
但是,硕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在宝洁公司卖卫生巾?!
因为出色的业绩,被提拔为主管,后来又跳槽到一家触摸屏公司做销售经理。
因为机缘巧合,和一位浙大的技术精英合作,直接来到浙江的四线城市创业,很快就做出了一家高利润、名气大的公司。
2013年,获得了黑马大赛亚军,投资机构、银行、合伙人踏破了门槛。
现在自建了厂房,在全国大城市都有代理机构和研发团队,生意做得风风火火。
咱们看他的每一步,都安排得很合理,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擅长销售、管理),
吸收优质的技术人才(弥补短板),做高利润的稀缺产品(多点触摸屏)。
大家都是打工族,但是是否也能考虑一下自己的优势、主业、兴趣?
然后打造出1-2个产品,推向市场,完成“商人”的一次全新蜕变呢?
事实上,你想赚钱,想变富,有2条最简单的路。
1、做流量体。
比如把粉丝做到10万,靠接广告赚钱,变现周期较长,比如我这个账号,也做了将近1年才到1万多粉丝。
2、做流通体。
有小姑娘做闲鱼、淘宝、小红书、知乎好物、抖音带货,卖自己的产品,或分销别人的产品,一天几百或者几千,也不是很罕见。
当你有一天,把自己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时,你会发现,得到的快乐要大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