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梦南半岁时,因为肺炎被医生用错了药,导致她双耳听力几乎完全丧失,最终诊断为神经性耳聋,再也没有听见过这个世界的任何声音。
所以从江梦南记事起,她就要摸着父母的喉咙感受声带的振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学会唇语,看懂别人在说什么。
她说,她每一个字,都要学一万遍,直到这个字彻底融入她的肌肉记忆。
因为缺少听力,她想要成为普通人,就必须比普通人努力百倍千倍。
可她就是想要成为普通人,却不料,最终她超越了普通人。
或许是父母要强,又或许是江梦南本人就要强。
到了要上小学的年纪,却没有正常的公立小学愿意接收她。因为她这个情况,肯定是只能上特殊学校的。
但是江梦南的父母拒绝了,他们坚持要让女儿上公立小学。
江梦南被迫推迟了一年上小学,又去上了一遍学前班。最终,江梦南和父母都如愿以偿了。
在学校里,江梦南一直都非常努力。
她坐在教室的最前排,依靠读老师口型来学习,可能正是她有别于普通人的缺陷,她反而慢慢练就了超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从小到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小学时她为了能赶上同龄人,生生在一个暑假里自学完了五年级的课程,然后直接从四年级跳级到了六年级。
这是她自认为人生最自豪的时刻,之后她就开启了学霸的人生。
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江梦南都在吉林大学完成。这对于一个从小就双耳几乎失聪的人来说,已经是天方夜谭了。
但江梦南出乎所有人意料,竟然在29岁这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院博士。
这是一个不需要科普,我们就能知道多难考的学校和专业了。
但江梦南并有就此止步,她决定装上人工耳蜗。
普通人是无法理解江梦南所面临的困境的。因为从小就听不见声音,所以她所理解的世界与有听力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装上人工耳蜗意味着她几乎要将自己的整个世界在颠覆重建。
一点一滴开始学习如何把现在听到的和过去知道的一切重新联系在一起。
这当然要耗费巨大的心力和精力,而已经身为清华大学博士生在读的她,还需要兼顾非常沉重的课业。
但是一如既往地,江梦南没有退缩,她已经在强者这条路走了太久了。这些在外人看来异常艰难的一切,江梦南却早已司空见惯。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梦南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说,无论江梦南面临什么问题,她都会想办法去解决。
这正是一个强者的标志。
“她其实不是一个弱者,她是一个比我们都要强的强者”
“她其实不是一个弱者,她是一个比我们都要强的强者”
所以这说明什么呢?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强者,没有那么多的理由、没有那么多的借口和推脱。
前段时间谷爱凌一次次获得奥运冠军,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就有一些人在网上酸:
谷爱凌出身那么好,家里有钱供得起,她当然能成功。
谷爱凌妈妈斯坦福、爸爸哈佛、爷爷奶奶北大,你有那个原生家庭能比得过吗?
...
所以呢?这些人忽略的,是谷爱凌摔成脑震荡、手骨折、身上青紫瘀血都坚持训练,高烧40度依然能在比赛中获奖。
他们忽略的是江梦南这样没有任何比普通人更优越的条件,却依然能够凭自己努力的强者。
他们之间没有区别,他们能成为强者和家庭条件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一个29岁的清华女博士,一个自小失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女孩,撕开了多少人的伪装?
懒就是懒,不想努力什么都可以成为借口。
所以比起只盯着别人的优越条件,我们不如好好反思一下,应该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能从这些强者身上学习到什么。
不一定就必须成为谷爱凌和江梦南,但是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更好一点,你的人生就已经开始有价值了。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