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中国:美军重建假想敌中队,华裔指挥官,头号目标是歼-20

2022-06-26   佐罗军事

原标题:叫板中国:美军重建假想敌中队,华裔指挥官,头号目标是歼-20

叫板中国:美军重建假想敌中队,华裔指挥官,头号目标是歼-20

据央视网援引美空军官方网站消息6月25报道,美空军时隔8年后再次组建大名鼎鼎的第65“入侵者”中队。作为美空军内部赫赫有名的假想敌部队,位于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的第65“入侵者”中队的一举一动都颇为引人注目,与此同时,一架采用歼-20隐身战机涂装的F-35A亮相后,又引发外界热议。

可以确定的是,这架F-35A的主要任务,就是扮演模拟歼-20隐身战机,由此可见,以歼-20隐身战机为代表的中国空军力量,已成为美空军眼中最具挑战性的对手。

在新涂装的F-35A亮相仪式上,美国第65假想敌中队还派出了一名亚裔面孔的指挥官出席此次仪式。有未经证实的传言指出,这名亚洲面孔的指挥官很有可能是一名华裔。

越战期间,美国空军及海军航空兵部队手中所装备的主力机型,即F-4“鬼怪”II战斗机,在面对整体技术落后一代的苏制米格-21战斗机,乃至于落后两代的苏制米格-17与我国歼-6战机时,频频折戟沉沙,铩羽而归,F-4战机并没有因为技术性能上的领先从而占据绝对优势。

鉴于这一局面,美国海空军开始反思排查,经过详细调查后他们认为,除F-4战机本身在机动性上存在明显劣势外,战斗的失利与疏于对参战战斗机飞行员进行高强度实战化对抗空战训练也存在着很大关联。在此背景下,美国海空军相继着手组建了一批假想敌部队。美国空军将其称之为战斗机武器中队(FMS),美国海军航空兵则将其称之为战斗机武器学校(TOP GUN)。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海军航空兵在组建假想敌部队事项上,比美空军要早一步。如战斗机武器学校于1969年3月便组建完成,至于美空军假想敌部队则在1972年~1974年间陆续成立。得益于此,从美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走出的第一批毕业生中,便在次年与北越空军的交手中,斩获不少战果。

转至1972年初秋时节,在美军发起的“后卫行动”后期,美国海军航空兵与北越空军的空战交换比一度达到了惊人的1:13。由此可见,通过假想敌部队,借此锤炼飞行员空战技术与水平的效果,可谓是显而易见。

截至目前,美空军下辖有三支“入侵者”中队,除65中队外,还有驻地同样位于内利斯空军基地的第64“入侵者”中队,以及驻地位于阿拉斯加州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的第18“入侵者”中队。第65中队在接收F-35A隐身战机之前,统一列装F-15C/D战斗机,第64中队与第18中队则清一色装备F-16系列战斗机。

美国海军航空兵现拥有四支假想敌中队,分别是驻地位于内华达州法伦海军航空站的VFC-13中队、驻地位于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海军航空站的VFC-111中队、驻地位于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联合预备役基地海军航空站的VFA-204战斗攻击机中队,以及驻地位于弗吉尼亚州奥西安纳海军航空站的VFC-12战斗机中队等。

此番重新组建的第65“入侵者”中队,在越战结束后,将攻防训练模拟的重点转至苏联空军及国土防空军,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多次实战化演训中,与其他盟国飞行进行对抗演练,借此训练了数千名飞行员。

因此第65“入侵者”中队在美空军高层眼中,将其称之为具备“传奇性”的一支假想敌部队,对提升航空兵空战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被视为重要一环,但随着冷战的结束与国防预算的调整,第65“入侵者”中队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遭遇裁撤,直到2006年才迎来首次重建。2014年9月,由于预算有限,第65“入侵者”中队再度遭遇裁撤,尽管美国空军高层颇有微词,但他们无法改变囊中羞涩这个残酷的现实,最终只能无奈接受。

近年来,随着中国空军的快速发展与实力跃升,让美国空军高层意识到,此前在空中领域所构建的绝对优势,已经出现不少漏洞。因此除在武器装备方面增大研发力度与加快更新迭代外,实战化训练同样也是必不可少,故而有关重建第65“入侵者”中队的呼声,自特朗普执政末期就一直居高不下,直到此番梦想成真。

值得一提的是,美空军假想敌部队此前将苏联空中力量视为对手,然后以此展开针对性演训时,不论是战机涂装、空战战术,还是语言交流、居住环境,均采用苏联风格。

但最本质的一环,即在日常对抗演练中所使用的战机,悉数是美制战机,这与苏/俄制战机在性能上有着较大差异,因此美空军便设法通过各种渠道,以此来获得一批苏/俄制战机。

如在1973年后,美空军从印尼手中获得6架米格-21战斗机,四年后,又从埃及手中获得13架米格-23战斗机,更有甚者在1982年~1987年间,埃及又向美空军转交了多批次,总数达15架的中国产歼-7II及1架歼-7M战斗机。上述机型的到来,让美空军将其视为珍宝,与此同时,在后续展开的实战化演训中,也让美空军飞行员切实认识到了苏联及中式战机的优劣。

美国海军的“假想敌”部队的战机涂装也已经改为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样式。美国海军第12合成战斗机中队(代号VFC-12,绰号为“战斗奥马尔”),其大黄蜂战斗机FA-18战斗机的尾翼上涂装着中国空军的军徽。

VFC-12战斗机中队是美国海军的4个“红色空军”假想敌训练中队之一。以前VFC-12中队的战机喷涂着俄罗斯空军的红五星标志。现在则改为中国空军的八一军徽,这反映了五角大楼的看法,中国现在是美国的“头号威胁”。

美国空军则一步到位,直接使用F-35隐身战斗机作为“假想敌”飞机。除了第65“入侵者”中队,第64“入侵者”中队也有一架F-35A隐身战机(编号为5049),但属于早期型号,定位为验证平台,主要用于技术评估、数据测试等,并不具备任何实战能力。

第65“入侵者”中队此番接收的F-35A隐身战机,编号为5021,在2013年交付至驻地位于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第53联队第31测试评估中队。按照实际出发,使用现役的F-22隐身战机模拟歼-20战机更为有效,如当年歼-20在进行试飞后不久,美空军就使用F-22模拟歼-20,同各部队进行对抗演训。如今之所以换作F-35A模拟歼-20,背后恐与F-22总数较少、维护费用高昂及任务能力指标低下等因素离不开关系,故而才不得已为之。

美国空军使用F-35A模拟歼-20,所能汲取的经验数据可谓是极其有限,这其中最具看点的当属超音速机动性能与态势感知能力。依照前者来说,凭借着F-35A拉胯的超音速性能,就注定在后续展开的实战化对抗演训中无法还原出歼-20在该领域的真实效果,这一点对于中国空军而言,可谓是极为有利。

至于态势感知能力,得益于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有关中国歼-20在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方面的建设发展,截至目前,美国空军一无所获。因此使得F-35A只能按照己方经验或是瞎想的思路进行探索。总之,要想完美复刻歼-20在该领域的具体技术水准可谓是异常艰难,近乎于是天方夜谭。

近年来,随着中国空军在装备技术及对抗演训上取得的长足发展,使得中国空中力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尽管在空中力量对比上,中国空军仍与美空军存在着一定差距,可在美空军眼中,俨然已将中国空军视为比俄罗斯空天军更具威胁性的空中力量。

在此背景下,美国空军若再不扩充假想敌部队规模,以及使用五代机进行针对性训练,那么中美空中力量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进而使得美国此前所拥有的“空中霸权”地位也将摇摇欲坠。可话又说回来,使用飞行性能平平的F-35A来模拟歼-20,就真的能阻挡住中国空军在隐身战机领域的发展脚步,并以此重新夺得当下正在逐渐失去的优势?想必在这个问题上,美空军有恐怕着比我们更为清晰的答案。